安国公被打入天牢的第三日,江南传来急报——暴雨连下十日,淮河支流彻底决堤,三个县城被洪水淹没,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奏报末尾,江南巡抚用朱笔写下“若三日之内无赈灾粮款,恐生民变”,字迹潦草,可见其焦急之态。
御书房内,李鄞将奏报拍在案上,紫檀木桌面震得砚台里的墨汁溅出几滴。国库存银不足百万两,既要填补北疆军饷窟窿,又要维持朝廷日常运转,如今再挤出五十万两赈灾款,简直是难如登天。
“陛下,王首辅和李次辅在外求见。”张德胜轻声禀报。
“让他们进来。”李鄞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难掩的疲惫。自查处安国公后,他虽借势收回了兵部部分兵权,却也得罪了军中旧部,朝堂上暗流依旧涌动。
王敬和李嵩走进殿内,两人神色都很凝重。不等李鄞开口,李嵩便率先奏道:“陛下,江南灾情紧急,臣已查过国库,实在无力拨付足额赈灾款。依臣之见,不如下旨让各省藩王暂借粮款,待国库充盈后再行归还。”
“不可!”王敬立刻反驳,“藩王手握地方财权,本就尾大不掉。若此时让他们借粮,岂不是让他们借机向百姓苛捐杂税?而且宁王、晋王等人向来骄横,未必肯遵旨。”
李鄞沉默不语,手指在案上轻轻敲击。李嵩的提议看似可行,实则是把难题推给藩王,一旦藩王借机作乱,后果不堪设想;可王敬又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江南百姓受难。
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
【叮!触发主线任务:七日之内筹集五十万两赈灾款,稳定江南局势。】
【任务奖励:积分100点,“民心所向”光环(初级),解锁户部粮仓调度权。】
【失败惩罚:江南爆发民变,丢失三县控制权。】
李鄞心头一紧,七日时限,比上次的支线任务还要紧迫。他看向两人,沉声道:“各省藩王的粮款暂不征用,王首辅,你即刻牵头,清查内务府及各部院的冗余开支,尤其是太后寿宫的修建费用,先暂停拨付,将款项挪用赈灾。”
王敬愣了一下,随即躬身应道:“臣遵旨!只是太后那边……”
“太后向来以国事为重,定会理解。”李鄞打断他的话,语气不容置疑。他知道这会触怒太后,但眼下只能先顾全大局。
李嵩见李鄞没有采纳自己的提议,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却还是拱手道:“陛下英明。臣愿前往江南督办赈灾事宜,确保粮款用在实处。”
李鄞沉吟片刻,点头道:“准奏。你带五百禁军同行,若遇地方官员阻挠,可先斩后奏。”他有意让李嵩离开京城,一来能避开朝堂上的派系争斗,二来也能借此观察他是否真的忠心。
两人退下后,李鄞召来秦峰:“你派暗卫秘密跟随李次辅,密切关注他在江南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与藩王的往来。另外,查一下宁王近期的动向,我总觉得他不会安分。”
“臣遵旨!”秦峰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几日,朝堂上下都在为赈灾款忙碌。王敬清查冗余开支时,果然遭到内务府总管的阻挠,称“寿宫修建乃太后懿旨,不可暂停”。李鄞直接将内务府总管革职查办,震慑了一众观望的官员。短短五日,便凑齐了四十万两银子,还差十万两就能完成任务。
可就在这时,秦峰传回急报:“陛下,宁王在江南私自开仓放粮,收买民心,还散布谣言说‘朝廷不顾百姓死活’,不少灾民都去投奔他了!而且李次辅抵达江南后,竟暗中与宁王会面,具体商议何事不得而知。”
李鄞猛地站起身,脸色沉了下来。宁王这是趁机造势,想动摇他的统治根基,而李嵩竟然与宁王勾结,看来次辅之位也并非可靠之人。
“还有更棘手的。”秦峰继续说道,“晋王在西北以‘防备匈奴’为由,请求朝廷增拨军饷,否则就‘难以抵挡匈奴入侵’。臣怀疑,这是晋王与宁王串通好的,一南一北给陛下施压。”
腹背受敌!李鄞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阴沉的天空,只觉得一阵头大。若给晋王增拨军饷,国库就彻底空了,赈灾款也凑不齐;若不给,一旦晋王真的放任匈奴入侵,北疆就会沦陷。
“陛下,孙太医求见,说有要事禀报。”张德胜的声音打断了李鄞的思绪。
李鄞皱了皱眉,让孙太医进来。只见孙太医手里拿着一个锦盒,躬身道:“陛下,老臣今日整理先皇遗物时,发现了这个,或许对陛下有用。”
李鄞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本泛黄的账簿和一枚金印。账簿上记录着先皇暗中存下的私房钱,竟有二十万两之多,藏在京郊的一座秘密钱庄里;金印则是“江南盐铁专卖”的印信,持有此印者可直接调度江南盐铁收益。
“太好了!”李鄞喜出望外,有了这笔钱和金印,不仅赈灾款的缺口能补上,还能掌控江南的盐铁命脉,钳制宁王的势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请大家收藏:(m.zjsw.org)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