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口!”
蔡瑁那带着刻薄鄙夷的话语还未说完,便被刘表一声低沉而极具威势的呵斥骤然打断!
刘表原本倚靠在榻上的慵懒神情一扫而空,面色陡然沉了下来,如同覆上了一层寒霜。
他坐直了身躯,目光锐利如出鞘的刀锋,直射蔡瑁;
那眼神中蕴含的怒意与威严,让书房内的温度仿佛都骤降了几分。
“刘备再如何,也是高祖血脉,汉室宗亲,名载宗谱!
是当今天子于危难之际亲口钦封的宜城亭侯、左将军,领豫州牧!
其志在于匡扶汉室,剪除国贼,此心天下共知!
岂容你在此妄加评议,肆意诋毁皇族威严?!”
书房内的空气瞬间凝固,仿佛冻结了一般。
蔡瑁被这突如其来的严厉训斥惊得脸色煞白,额角瞬间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慌忙深深躬身,几乎将头埋到地上,声音带着惶恐与颤抖:
“姐夫息怒!是瑁狂妄失言,瑁知错了!瑁再也不敢了!”
刘表看着他这副模样,冷哼一声,语气稍缓;
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一种深沉的告诫:
“德珪,你要时刻谨记,这天下,终究还是姓刘的!
对外人,尤其是在这等敏感时节,必须保持对皇族起码的敬重,此乃臣子本分,亦是政治智慧!
刘备虽屡遭困顿,漂泊半生,然其不屈不挠,志在千里,单是这份百折不回、矢志不渝的忠义之心;
便非你我身边那些趋炎附势、碌碌无为之辈可比。
盛名之下无虚士,切莫以一时之成败、出身之高低来妄论英雄。这水,深得很。”
刘表最后那句意有所指、意味深长的话,在烛光摇曳的书房中缓缓回荡;
仿佛不仅仅是在训诫蔡瑁,更是在提醒他自己。
蔡瑁见刘表怒气未消,急忙敛容正色;
试图用新的话题转移视线:“姐夫息怒,方才确是瑁失言僭越了。
不过,另有一桩从北边传来的奇闻异事,颇有意味,您可愿一听?”
刘表见他识趣告罪,神色稍霁,顺势倚回凭几,恢复了那份镇守一方的从容,淡淡道:
“哦?是何等趣事,值得你深夜特意禀报?说来听听。”
蔡瑁暗自松了口气,忙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
带着几分刻意营造的神秘色彩,绘声绘色地说道:
“姐夫,此事近来在荆北诸地传得沸沸扬扬,街谈巷议,几乎无人不晓。
都说那曹孟德忌惮华佗神医与其高徒陆渊南下行医,恐其声望日隆,不利于己;
竟派遣心腹大将、以治军严整着称的于禁,率领数千精兵,于博望坡险要之处设伏拦截,意图强行挽留,甚或……加害。”
他刻意停顿,观察了一下刘表的反应,才继续以更夸张的语气道:
“谁知,那看似文弱的陆小先生,竟是身负通玄之能的异人!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他施展无上法术,焚香祷告,竟召来了护法的‘黑虎星君’!
但见那神虎显形,大如巨象,毛色如墨,眼似金灯,只仰天一声咆哮,霎时间便妖风骤起,卷起漫天飞沙走石,日月无光!
于禁那数千精兵,被这天地之威吹得人仰马翻,阵型大乱,溃不成军!
那陆小先生便与华神医,在神虎庇护下,从容而去。”
他最后总结,语气带着市井传闻特有的笃定:
“如今北地皆传,华佗师徒已携那护法神虎,安然进入南阳地界。
近日更听闻他们派弟子深入乡野坞堡,为百姓义诊,药到病除,分文不取。
民间现在都哄传,他二人乃上天遣下的‘医仙’与‘仙童’,特来拯救黎民于水火疾苦之中,乃大汉祥瑞之兆!”
刘表听罢,花白的眉毛先是讶异地微微一挑,随即缓缓摇了摇头;
嘴角掠过一丝洞悉世情的哂笑,语气带着几分对蔡瑁的训诫与自身的老成持重:
“德珪,你也是统御水陆大军、历经战阵之人,怎可也如愚夫村妇一般,轻信并传播此等荒诞不经、穿凿附会的乡野传闻?
两军对阵,胜负岂是儿戏?焉能系于虚无缥缈的神怪之事?”
他话锋一转,神色变得郑重:
“华佗神医之名,我素有耳闻,确有其术。
前番细作不惜代价从北方带回的那份《防疫十条》,我亦曾仔细阅览,其中条条框框,皆切中时弊,论述精辟,非真有济世之心、大医仁心不能为也。
其徒陆渊,能得华佗倾囊相授,并在师父的协助下整理出此等方略,想来也非等闲之辈。
此等身怀实学、心系黎庶的人物,无论行至何处,都当以礼相待,敬其学识品格。”
他目光深远,最终道出了最为务实的考量:
“若他日这师徒二人,真因游历或避祸而莅临我荆州,你需传令各处,不可怠慢,当好生款待,结个善缘。
在这动荡乱世,你我都非金刚不坏之躯,谁又能断言,他日不会有个头疼脑热,乃至疑难杂症,要求到这等神医门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