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这个“回响”,是李隐预先安排的后手?还是另一个陷阱?
没有时间犹豫。两人再次出动,怀着巨大的警惕,来到了那家位于城市边缘的自助仓储公司。按照短信提示的单元号,他们用李隐之前隐约透露过的通用密码(结合他的生日和研究项目编号)尝试了一下。
“嘀”一声,单元门锁绿灯亮起。
缓缓拉开门,里面没有埋伏,只有几个整齐摆放的硬质塑料箱。打开箱子,里面是让他们呼吸几乎停滞的装备:便携式高精度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几块标注着特殊型号的高能量密度电池、一些未组装的古怪电路板,以及……一个厚厚的、手写的笔记本。
笔记本的扉页上,是李隐熟悉的笔迹:
【若你看到此笔记,我恐已遭不测。以下是我对‘它’的研究成果、网络结构推测,以及‘反相位干扰器’的完整设计图。‘镜子’的威胁远超想象,它们能映射并替换认知接近临界点的个体。信任,已成为奢侈品。但对抗黑暗,需携手微光。愿这些残存的数据,能成为刺向深渊的芒刺。——李隐,于清醒的最后时刻】
捧着这本沉甸甸的笔记和这些珍贵的设备,陈默和林夏站在冰冷的仓储单元里,心中五味杂陈。
李隐早已预见到了自己的结局,并在被完全控制前,为自己毕生的研究找到了可能的继承者。他不仅是研究者,更是一位在绝望中播下火种的战士。
“微光……”林夏抚摸着笔记的封面,轻声重复着这个词。
陈默握紧了拳头,左臂的纹路似乎在回应着他的心绪,传来一阵不算痛苦,反而带着某种共鸣的微凉。
是的,微光。
在这片日益浓重的阴影网络下,他们这些挣扎的“回响”,这些承载着痛苦与恐惧的个体,或许正是彼此唯一的微光。
带着李隐的“遗产”,他们回到了公寓。前路依然危机四伏,“镜子”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但这一次,他们手中握的不再是盲目的恐惧,而是由鲜血、智慧和绝望共同铸就的、指向反击道路的罗盘与蓝图。
深夜,公寓的灯光依旧亮着。陈默埋首于李隐的设计图,林夏则尝试用新的频谱分析仪捕捉环境中那冰冷的脉动,并与脑中的“杂音”进行校准。
微光虽弱,却已点燃。
而在城市某个角落的阴影中,一个与陈默有着一模一样面容的“镜中之影”,缓缓睁开了空洞的双眼,嘴角勾起一丝非人的、冰冷的弧度。
狩猎,远未结束。但猎手与猎物的界限,正在模糊。
喜欢不准开窗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不准开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