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状元张承业,带着一队盔明甲亮,手持燧发枪的新军护卫,回到了苏州。
他的归来,没有引起想象中的万人空巷。
士绅们冷眼旁观,百姓们则在观望。
张承业没有先回那个让他倍感压抑的张家大宅,而是直接在苏州城最繁华的阊门大街,租下了一座最大的铺面,高高挂起了“钦命筹建国营江南织造总局”的牌子。
牌子旁边,还张贴了两张巨大的告示:一张高价收购棉花、生丝;另一张,高薪招聘熟练织工,薪酬是市面价格的三倍。
这番操作,在江南士绅圈里,激起了一阵毫不掩饰的嘲笑。
“黄口小儿,真以为有几个钱,就能在苏州站稳脚跟?”
“三倍薪酬?他发得起一个月,发得起一年吗?”
“看着吧,不出十天,他连一根线都买不到。”
嘲讽归嘲讽,他们的行动却狠辣而迅速。
以张东林为首的士绅集团,联合了江南最大的七家丝绸商行和五家棉布商号,组成了一个同盟。
一夜之间,市面上所有的生丝、棉花,仿佛人间蒸发。
即便有零星的出现,价格也直接飙升了三倍以上,且明确表示,只收现银,概不赊欠。
与此同时,各大商行派出手下的管事,拿着早就拟好的长契,挨家挨户地去找那些经验丰富的织工。
他们开出的条件只有一个:签下十年长约,薪酬比原来高五成,但契约期间,绝不可为官府做工,违者赔偿百倍。
在威逼利诱之下,苏州城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熟练织工,都被这张大网牢牢锁住。
张承业的筹备处,果然如他们所料,陷入了死局。
告示贴了半个月,前来应聘的织工,寥寥无几,还都是些手艺不精的学徒。
派出去收购原料的伙计,跑遍了整个苏杭地区,带回来的,要么是天价的报价单,要么是两手空空。
筹备处内,气氛压抑。
张承业看着账面上皇帝拨下的巨额款项,第一次感受到了有钱也寸步难行的窘境。
他立刻写了一封详细的密报,通过锦衣卫的秘密渠道,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江南的士绅们,则在各自的府邸里,品着香茗,听着评弹,悠然自得地等着看张承业的笑话。
在他们看来,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
紫禁城,御书房。
朱由检看着张承业的密报,脸上依旧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检测到江南地区出现有组织、有预谋的经济攻击行为。】
【攻击目标:切断新生产业链的原材料供应与人力资源。】
【评估:手段原始,逻辑闭环存在致命漏洞。】
【启动降维打击方案:技术替代。】
他没有调动一兵一卒,也没有下旨斥责任何人。
他只是拿起笔,在一张雪白的宣纸上,写下了一连串古怪的符号和文字。
“C6H10O5 + NaOH → C6H9O4ONa”
“C6H9O4ONa + CS2 → C6H9O4O-SC-SNa”
“……”
他写下的,是利用纤维素,制造粘胶纤维,也就是人造丝和人造棉的简化版化学反应流程。
他将这张纸,连同一份标明了各种化学品采购渠道(大多指向新成立的皇家资源署下属的矿场和作坊)的清单,交给了雷鹰。
“加密,急送苏州。”
几天后,当这份只有天知地知君知臣知的密旨,摆在张承业面前时,他先是困惑,随即陷入了狂喜。
他在《天工开物·格物篇》的附录里,见过这些符号!
那是陛下亲自定义的一套“化学元素符号表”,虽然他当时看得一知半解,但此刻,看到这完整的流程,他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意图。
釜底抽薪!
你不卖我棉花和蚕丝?那我就不用棉花和蚕丝!
张承业立刻行动起来。
他动用皇帝拨下的巨款,不在城内纠缠,而是在城外一片无人问津的荒地上,迅速建起了几个看起来奇奇怪怪的大作坊。
然后,他以“清理垃圾,美化环境”为名,开始在苏州周边地区,高价收购那些过去只能当柴火烧掉的废料——桑树皮、棉花秆、甚至是砍伐下来的杂木。
江南的士绅们听闻此事,笑得前仰后合。
“那张状元是疯了不成?买一堆废物回去做什么?”
“我看他是被我等逼得走投无路,开始装神弄鬼了。”
他们不知道,在那些戒备森严的作坊里,一场材料学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那些被视为垃圾的植物纤维,经过碱液的浸泡、二硫化碳的黄化、再经过喷丝头的挤压和酸浴的凝固……
半月后,当第一批闪烁着柔和光泽,触感顺滑的人造丝,和洁白、蓬松的人造棉被生产出来时,作坊里所有的技术员,都看呆了。
张承业当即下令,将这些新材料,送入他早就利用那批学徒工和简易织机构建起来的临时织造车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请大家收藏:(m.zjsw.org)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