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鲸油灯的火苗无声跳动,将一道道紧张的人影投在墙壁上。
那卷黑色卷轴,此刻正摊在朱由检面前的御案上。
上面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词,只有一行行冰冷、精确到令人心头发寒的文字。
刚被传召来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嗓音干涩地读着锦衣卫从辽东发回的加密报告。
“……后金多尔衮,于整合漠南蒙古诸部后,并未立刻南下,其人……极善学习。”
“据报,后金已于盛京设立制械司,集结原大明叛逃工匠数百人,日夜仿制我军之燧发火枪。虽成品粗劣,炸膛频发,然其志不小。”
“其二,后金正演练所谓新军阵,摒弃旧有冲锋之法,效仿我京营三段击之队列操典。虽形似而神不似,然其变,不可不防。”
“其三,也是最紧要的一点,锦衣卫辽东千户所于半月内,已截获三十七名后金探子。其渗透目标,非军情,非布防,而是京师……西山圣灰窑与兵工厂。”
话音落下,御书房内一片死寂。
新军的几位核心将领,如孙世宁、雷鹰等人,皆面沉似水。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报告的分量。
他们引以为傲的胜利,建立在技术代差之上。
而现在,敌人正在疯狂地抄袭、模仿,企图抹平这道鸿沟。
“陛下!”张缙彦向前一步,拱手道,“后金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臣以为,当趁其羽翼未丰,技术未成之际,主动出击!集结京营主力,北上辽东,发动一场预防性决战,将其彻底扼杀于萌芽!”
“臣附议!”新任京营总戎赵武斩钉截铁地说道,“鞑子学得再快,也只是皮毛。”
“我军有圣上亲训,有精良火器,有坚城为基,此战必胜!若再拖延,待其仿制出堪用之火器,怕是后患无穷!”
将领们群情激奋,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唯一的选择。
眼看敌人就要偷走你的剑,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的剑铸好之前,用你的剑结果了他。
然而,龙椅上的朱由检毫无反应。
他的双眼没有焦距,仿佛在透视眼前的虚空。
左手食指,在冰凉的龙椅扶手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
“哒、哒哒、哒、哒……”
二进制码的节拍,冰冷而精密。
御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将领们焦灼的目光,都汇聚在那张毫无表情的脸上。
他们不明白,面对如此清晰的威胁,皇帝为何还能如此平静。
京城的伟大建设,难道让他忘记了北方的豺狼?
【系统演算启动……】
【输入变量:后金可动员兵力(已上调)、武器仿制进度、后勤补给线(已强化)、我方兵力、武器代差系数、后勤能力、预期战争成本、潜在收益……】
【模型推演中……】
【方案评估:预防性战争。资源消耗:巨大。战略风险:中等。预计战果:摧毁后金部分工业基础,歼敌五至七万,无法完成战略全歼。综合效费比:1.7。】
【结论:非最优解。】
敲击的手指,停了。
朱由检抬起眼,漠然地扫过面前心急如焚的将领们。
“否决。”
两个字,如同两块冰,砸在众人心头。
“陛下?”张缙彦愕然。
“战争的本质,是成本交换。”朱由检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像是在阐述一个物理定律,“在拥有绝对代差之前,任何大规模冲突,都是低效的资源浪费。”
成本交换?低效的资源浪费?
将领们面面相觑,这些从皇帝口中蹦出的古怪词汇,依旧让他们感到了深深的茫然与困惑。
这根本不是一个君王对军国大事的考量,更像是一个商人在计算货物的盈亏。
难道,陛下的血,已经在那座越来越宏伟的新京城里,冷却了吗?
赵武忍不住再次开口:“可是陛下,我们等得起,鞑子可不等我们!等他们也有了坚船利炮,我们……”
朱由检直接无视了他,将视线转向了队列末尾,正是工部尚书宋应星。
“朕让你们研制的原型机,何时能完成?”
这个问题,如同一道惊雷,劈得满屋子的人都外焦里嫩。
将领们彻底懵了。
北境狼烟都快烧到眉毛了,皇帝不关心战备,不关心兵马,居然在问一个什么……原型机?
难道是用来打仗的?
宋应星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眼中是羞愧与窘迫。
他领了皇命,拿着海量的资金,没日没夜地研究那张名为“蒸汽机”的天书图纸,可至今,那个铁家伙除了能发出震耳欲聋的怪叫和喷出滚滚黑烟,根本无法稳定运转。
“回……回陛下……”宋应星躬着身子,声音都在发颤,“锅……锅炉的密闭性与耐压性,仍是难题。”
“按照图纸要求,那需要能承受数十倍于寻常大气压力的强度……目前的锻造工艺……”
他没敢说下去,但意思很明确:造不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请大家收藏:(m.zjsw.org)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