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公侯君集死了。
消息像一滴滚油落进冰水,瞬间炸裂了整个长安城。
不是死在刑部大牢,也不是死在菜市口,而是死在了玄武门前,死在了百骑司和宫卫的眼皮子底下,喉咙上插着一支来历不明的箭。
太医署的老供奉被连夜拎到现场,哆嗦着手探了探鼻息,又翻开眼皮看了看那凝固着惊愕与怨毒的瞳孔,最终只是对着脸色铁青的李世民和一旁沉默如山的李承乾,沉重地摇了摇头:
“陛下,太子殿下,箭簇穿喉,深及颈骨,神仙难救,已气绝多时了。”
甘露殿内,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李世民背对着众人,望着窗外尚未褪尽的夜色,高大的身影在晨曦微光中显得有些僵硬。
他沉默了很久,久到侍立一旁的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查!”
李世民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种被强行压抑的疲惫和更深沉的寒意,
“给朕彻查!那支箭!那堵宫墙!昨夜所有在玄武门附近当值的宫卫、百骑司、甚至一只耗子,都给朕翻出来!朕要知道,是谁!在朕的宫禁之内,在朕的眼皮底下,射杀了朕的国公!”
“臣等遵旨!”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躬身领命,心头却都沉甸甸的。
查?
谈何容易!
那箭普通得如同制式装备,宫墙之上更是人来人往,昨夜混乱不堪,想找出那幽灵般的一箭来源,无异于大海捞针。
更关键的是,侯君集最后那一声未尽的嘶吼——“李承乾!你不得好……”——如同鬼魅的诅咒,早已在暗地里传开,将所有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引向了东宫。
李君羡跪在下方,头埋得更低:
“陛下,臣失职!未能护得侯君集周全,更未能当场擒获刺客,罪该万死!然箭矢来路诡异,角度刁钻,绝非寻常弓手可为,且一击毙命后,现场再无任何痕迹可循,如同鬼魅!”
“鬼魅?”
李世民猛地转身,锐利如刀的目光扫过李君羡,又扫过垂首肃立的李承乾,最终落在虚空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朕的宫城之内,何时成了鬼魅横行之地?!查!给朕查下去!查不出,你这百骑司指挥使,也不必做了!”
“是!”
李君羡额头渗出冷汗,重重叩首。
朝堂之上,气氛更是诡异。
往日里气焰嚣张的陇右集团官员,此刻如同被霜打蔫的茄子,个个噤若寒蝉,缩在朝班之中,恨不得把头埋进笏板里。
侯君集倒了,而且是身负通敌大罪、被当街“灭口”的倒法!
这雷霆万钧之势,彻底吓破了他们的胆。
谁也不知道,皇帝手中还握着多少足以致命的证据,更不知道那支射向侯君集的暗箭,会不会在某个深夜,也指向自己的咽喉!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东集团官员那几乎掩饰不住的春风得意。
御史中丞崔敦礼第一个跳了出来,笏板高举,声音洪亮,带着一股痛打落水狗的亢奋:
“陛下!陈国公侯君集,世受皇恩,位居国公,执掌兵部!然其不思报效,反行悖逆!勾结突厥,出卖军情,贪墨军资,罪证确凿!此獠死不足惜!然其党羽遍布朝野,盘踞陇右,如附骨之疽,若不趁此良机,彻底根除,恐遗祸无穷!臣恳请陛下,严查侯党,肃清朝纲,以儆效尤!”
“崔中丞所言极是!”
另一位山东籍官员立刻跟进,语气激昂,
“侯君集狼子野心,其罪当诛!然其临死前狂悖之言,直指东宫,此乃祸乱朝纲,离间天家父子之毒计!其心可诛!臣以为,当严查其同党,揪出幕后指使,还太子殿下清白!”
“臣附议!”
“臣亦附议!”
一时间,山东集团官员纷纷出列,群情激愤,矛头不仅指向侯君集的“余孽”,更隐隐指向了陇右集团的核心,甚至将侯君集临死前的嘶吼定性为“污蔑太子”的阴谋,试图将太子彻底摘出漩涡中心,同时狠狠打击对手。
龙椅上的李世民面无表情,目光缓缓扫过下方泾渭分明的两派,最后落在一直沉默不语的李承乾身上。
太子殿下眼观鼻,鼻观心,神色平静,仿佛朝堂上这场因侯君集之死而掀起的滔天巨浪,与他毫无关系。
只有熟悉他的人,才能从他微微抿紧的嘴角,看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肃清朝纲,查办余孽---”
李世民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
“此事,朕自有主张。侯君集之罪,自有大理寺、刑部依律严办。至于其临死狂言---”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再次扫过李承乾,
“朕,不信谣,亦不传谣。是非曲直,自有公断。”
这话,看似在维护太子,却又留足了余地。
不信谣,不传谣,但也没说那话就是假的。
自有公断?
谁来公断?
如何公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请大家收藏:(m.zjsw.org)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