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声音清朗,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韵律感,缓缓诵出:
“曲沼浮觞逸兴飞,烟柳拂堤绿染衣。 笔底波澜吞云梦,胸中丘壑隐翠微。 莫道雕虫矜小技,从来大道蕴玄机。 且看九天鹏振翼,岂效蓬间雀语稀。”
此诗一出,满场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赞叹!
“好一个‘笔底波澜吞云梦,胸中丘壑隐翠微’!气魄宏大,却又意境深远!”
“妙!妙啊!‘莫道雕虫矜小技,从来大道蕴玄机’,此句深得我心!诗虽小技,亦通大道!”
“结句更显凌云之志!‘九天鹏振翼’!殿下之志,高远非凡!”
“殿下大才!此诗气韵格局,远非寻常吟咏可比!”
赞誉之声如潮水般涌向李泰。
尤其那几位五姓子弟,更是目露异彩。
卢照邻忍不住道:
“殿下此诗,立意高远,气象万千,非但才情绝世,更兼胸怀社稷!‘大道蕴玄机’,诚哉斯言!吾等今日方知何为真正的诗家气象!”
李峤、崔浩等人也纷纷附和,心悦诚服之色溢于言表。
李泰这首诗,既展现了惊人的文采,将眼前景致描绘得气象万千,更巧妙地将“诗赋小道”提升到了“蕴藏大道玄机”的高度,暗合了士人心中对“文以载道”的期许。
尤其那“九天鹏振翼”的结句,更隐隐透露出不凡的抱负,却又含蓄不露锋芒,简直挠到了这些心高气傲、自诩肩负“大道”的门阀子弟心中最痒处!
李泰被众人簇拥着,听着四面八方涌来的赞誉,白皙俊朗的脸上泛起谦逊的红晕,连连摆手,声音恳切而真诚:
“诸位!诸位谬赞了!李泰惶恐!不过是一时偶得,游戏笔墨罢了,实当不起如此盛誉!”
他环视众人,目光清澈坦荡,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省:
“诗文小道,娱情遣兴尚可,何及父皇治国安邦、经纬天地之万一?更不及太子大哥夙兴夜寐、辅佐君父、协理万机之辛劳!我辈生于盛世,蒙受皇恩,更当时时以父皇、以太子为楷模,思忖如何为社稷分忧,为黎民谋福,方是正途。些许文字游戏,娱人娱己则可,若以此自矜,岂非舍本逐末?”
这番话,谦逊到了极致,却又高明到了极致!
他将自己惊人的才华轻描淡写地归为“小道”、“游戏笔墨”,将所有的光环和高度,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皇帝和太子!
尤其是那句“何及父皇治国、大哥辅政之万一”,更是将“以退为进”的策略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既彰显了自己的孝悌与大局观,又无形中将那位“夙兴夜寐”的太子大哥架在了高处——太子在“辅政”,而他李泰,却在“娱情遣兴”的“小道”上“偶得”如此佳作,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更关键的是,他这番话,极大地迎合了儒家士大夫心中“重实务、轻浮华”的政治正确,让那些本就对太子近期“奇技淫巧”颇有微词的五姓子弟,听得更加顺耳。
果然,李泰话音一落,赞叹之声更甚!
不仅是对其才华,更是对其“深明大义”、“谦冲自牧”的品性!
“殿下虚怀若谷,心系社稷,真乃吾辈典范!”
“是啊,殿下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见识,实乃我大唐之福!”
“与殿下相比,吾等终日吟风弄月,实感惭愧!”
五姓子弟们看向李泰的眼神,已不仅仅是欣赏才华,更添了几分由衷的亲近与认同。
崔明远低声对身旁的赵郡李氏子弟李峤感叹:
“越王殿下不仅文采斐然,更难得的是这份清醒自持与大局观。太子嘛?”
他后面的话没说出口,只是微微摇了摇头。
亭内气氛热烈融洽,李泰被一众年轻士子热情地围在中央,俨然成为文会最耀眼的中心。
他含笑应对,言辞恳切,毫无骄矜之色,将“礼贤下士”的风范展现得淋漓尽致。
博陵崔氏的崔浩,性情较为直率张扬,趁着酒兴,挤到李泰身边,满脸敬佩地大声道:
“殿下!您方才那首诗,还有那番话,真是说到我等心坎里去了!这大道正道,岂是那些旁门左道、玩弄奇巧之术可比拟的?”
他声音不小,周围不少人都听见了。
旁边另一位清河崔氏的子弟崔灏,似乎与崔浩早有默契,立刻接口,仿佛只是随口闲聊,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附近一圈人听清:
“说起奇巧之术,听闻太子殿下近来醉心工器,准备改良那造纸之法?这岂不是要耗费钱粮人力无数啊?”
他轻轻摇晃着酒杯,语气带着世家子弟惯有的那种漫不经心的优越感,
“此等匠作之事,交由少府监匠人即可,储君之尊,总揽东宫,协理国政才是根本。整日钻研这些,嗯,‘奇技淫巧’,恐非圣贤正道吧?长此以往,置圣人之教于何地?又与那商贾匠作之流,何异?”
他将“奇技淫巧”四个字咬得稍重,语气中的轻蔑虽极力掩饰,却依旧清晰可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请大家收藏:(m.zjsw.org)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