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所议何事,臣下耳目未能近前,无从得知。然结合袁天罡道门领袖身份及此前佛道辩经之议,恐牵涉释道之争根本。”
道士,释道之争。
李世民的眼神更深邃了几分。
承乾一边练兵,一边结交道门领袖?
他想平衡什么?
还是想利用什么?
“其四,”
李君羡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揭开隐秘的郑重,
“亦是臣以为最奇诡之事。裴行俭于练兵山谷警戒时,曾持有一物。此物状若短棒,单手握持,置于眼前。”
“据唯一曾远远窥见其形制的暗桩回报,似以黄铜为筒,两端镶嵌晶莹剔透若水晶之物!”
“裴行俭持此物了望,目光所及,竟远超常人目力极限!营地周遭数里之外山头密林,细微动静,清晰可辨!彼等私下称之为——‘千里眼’!”
“千里眼?”
李世民终于出声,声音低沉,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沙哑。
他猛地坐直了身体,目光如电射向李君羡,
“闻所未闻?可曾探明其究竟?”
李君羡脸上罕见地露出一丝愧色与深深的忌惮:
“臣无能!此物似为太子殿下亲自授意秘造,唯薛、裴二将及极少数心腹亲卫得见,保管极严。”
“裴行俭使用之时,亦多在僻静高处,四周必有亲卫警戒,百骑司暗桩数次试图接近,皆无功而返,反险些暴露。”
“仅知其效能非凡,远超军中任何了望斥候之能!至于其如何打造,出自何人之手,原理为何,臣,百无一得。”
他垂首,声音里充满了挫败感。
“千里眼---”
李世民缓缓靠回椅背,重复着这个名字,手指敲击龙案的速度陡然加快!
笃!
笃!
笃!
沉闷的敲击声在寂静的大殿内回荡,每一下都仿佛敲在人心上。
烛光跳动,将他半边脸映得明暗不定,那深邃的眼眸里,此刻翻滚着惊涛骇浪!
造纸秘术、奇法练兵、超越时代的马具、与道门领袖密谈、还有这匪夷所思的“千里眼”!
他这太子,背着他这个父皇,究竟在谋划些什么?
练兵,练的是何等精兵?
需要如此超越常制的残酷手段!
造纸,既是利国,为何秘而不宣?
一场大火,烧掉的仅仅是作坊,还是太子的某种布局?
结交袁天罡,是平衡佛道,还是另有所图?
而那“千里眼”,他想看清什么?
是长安城里的暗流?
是朝堂之上的对手?
还是这太极宫中的九五之位?!
一股强烈的寒意,混杂着被至亲之人隐瞒甚至可能算计的刺痛感,以及帝王天性中对权力失控的深深忌惮,猛地攫住了李世民的心脏!
良久。
那令人窒息的敲击声停了。
李世民抬起眼,目光重新落在垂首肃立的李君羡身上。
那目光,深沉如渊,冰冷如铁,再不复方才倾听时的专注,只剩下一种审视万物的、高高在上的漠然。
“李卿。”
“臣在。”
李君羡心头一凛。
“你做得很好。”
李世民的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丝毫赞赏,
“这些事,烂在肚子里。若有半点风声走漏---”
他没有说下去,但那无形的压力让李君羡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
“臣明白!臣以项上人头担保,百骑司上下,再无第三人知晓详情!”
李君羡斩钉截铁,头颅垂得更低。
“嗯。”
李世民鼻腔里发出一个意义不明的音节,目光转向龙案上那份薄薄的卷宗,仿佛透过纸张,看到了那个让他既骄傲又深感不安的儿子。
“继续盯着。”
他的手指,缓缓拂过卷宗上那无形的“千里眼”三字,指尖带着一丝冰凉的力度。
“朕要知道”
李世民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淬了寒冰的钢针,一字一句,清晰地钉入李君羡的耳中:
“他藏着这‘千里眼’,费尽心机打造的这副‘眼睛’,到底,想看清什么?”
李君羡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连呼吸都为之一窒。
他深深躬身:
“臣,遵旨!必穷尽所能,探明究竟!”
“去吧。”
李世民闭上了眼,挥了挥手,仿佛疲惫至极。
“臣告退。”
李君羡如蒙大赦,倒退着,悄无声息地迅速消失在殿门外的黑暗之中。
沉重的殿门再次合拢。
甘露殿内,只剩下李世民一人。
烛火依旧明亮,却怎么也照不亮帝王心头骤然聚拢的阴云与冰冷。
他独自坐在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上,身影被烛光拉得长长的,投在金砖地面,显得有些孤寂,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威严与沉重。
案头那份来自百骑司的密报,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灼烫着他的心神。
改良造纸,利国利民,却要深藏山中,惹来焚毁之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请大家收藏:(m.zjsw.org)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