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北麓,一处由东宫卫率重兵把守、隐于密林深处的山谷靶场。
空气里弥漫着新斫木料的清苦气味和动物肌腱特有的微膻。
薛仁贵赤着上身,虬结的肌肉在正午的阳光下绷紧如铁块,汗水顺着古铜色的脊沟蜿蜒流淌。
他手中紧握的器物,却与这原始的健硕感截然不同。
这是一张造型奇特的弓!
弓臂并非寻常的单体硬木,而是由深色的坚韧桑木、半透明的牛角薄片与打磨得几近透明的牛筋腱,层层叠叠,以一种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角度和顺序交叠粘合、压制而成!
弓身两侧的弓梢明显外翘,形成一个充满张力的反曲弧度。
弓弦也不是寻常的筋弦,而是一种泛着金属光泽、异常柔韧的绞合丝线。
薛仁贵双脚不丁不八地站定,深吸一口气,胸膛如风箱般鼓起。
他并未像寻常开弓那样将弓举过头顶,而是采用了更为稳定、节省体力的“平行推射”姿势。
只见他左臂前推弓弝,沉稳如山;右臂后拉弓弦,肩背三角肌瞬间坟起如丘!
那复合弓臂在他的巨力拉扯下,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嘎”声响,被拉成一个远超寻常步弓的惊人满月弧度!
“嘣——!”
弓弦剧烈震颤的爆鸣撕破山谷的寂静!
一支特制的三棱破甲重箭化作一道肉眼几乎无法捕捉的黑色虚影,咆哮着离弦而出!
百步开外,用两层浸湿的厚牛皮紧紧包裹、内填夯土、足有婴儿手臂粗的木制靶杆,如同被一柄无形的巨锤狠狠砸中!
伴随着令人心悸的沉闷撕裂声,那支重箭竟从前胸透入,带着一团飞溅的木屑、碎皮和湿泥,从靶杆背后透出大半截狰狞的箭镞!
余势未消的箭尾兀自嗡嗡剧颤!
“嘶---”
周围几个充当助手的东宫匠造署大匠,以及负责守卫的亲兵精锐,齐齐倒抽一口冷气!
眼珠子瞪得溜圆!
这种威势,这种穿透力,远超他们毕生所见的所有强弓劲弩!
薛仁贵并未停顿,他迅速又从箭囊中抽出两支箭,引弓、瞄准、激射!
动作快如闪电,连贯得令人窒息!
“嘣!嘣!”
第二箭,精准地射中了第一箭的箭尾!
将其硬生生劈开!
第三箭,则刁钻地钻进两箭造成的破口深处,将那靶杆彻底贯穿、炸裂!
紧接着,薛仁贵猛地转身,目光锐利如鹰隼,锁定一百五十步外一块凸起的青灰色山岩!
他再次开弓如满月!
“咻——噗!”
这一次,箭矢破空的锐啸声格外刺耳!
只见那支破甲重箭,竟深深凿入了坚硬的山岩表面!
石屑纷飞,箭尾嗡嗡颤动,入石足有半寸之深!
虽然未能完全穿透,但这等力道,足以让任何身披重甲的敌人肝胆俱裂!
“好!好一张神臂!”
薛仁贵缓缓放下犹自嗡鸣的强弓,粗犷的脸上难掩狂喜与震撼,望向旁边几位首席大匠的目光充满敬意,
“几位大师,此弓之神威,足可让突厥铁鹞子的重甲,变成一层纸糊的摆设!当真是开山裂石非蛮力,穿杨贯甲见神工’!”
为首的钱大匠,一个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者,捋着胡须,眼中闪烁着智慧与自豪的光芒:
“薛将军过誉了。此‘筋角复合反曲弓’,全赖太子殿下慧眼识珠,寻得那几张残缺的西域古卷,点明方向。”
“吾等不过是将古卷中语焉不详的‘叠压筋角之法’、‘反曲蓄力之形’反复推演试制,耗尽心力,历经百余次失败,耗材无数才总算摸到了几分门道。”
他指着弓臂,
“核心便在选材的苛刻——木胎要韧而不僵,牛角需纹理顺直透明无瑕,牛筋更要取自健牛后背最长最韧的主筋,反复捶打揉搓去其胶质,只留最纯粹的韧性!”
“弓形设计更是关键,这反曲之形,能在将军开弓之初便积蓄远超直臂弓的力道”
薛仁贵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对太子李承乾的深谋远虑更是钦佩不已。
数日后,长安城北禁苑,皇家演武场。
旌旗猎猎,鼓角争鸣。
演武场四周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气氛肃杀。
高高的观礼御台上,李世民一身玄色常服,端坐正中,面沉如水,目光如炬。
左右侍立着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百官依品级肃立两侧,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李承乾身着太子常服,侍立在李世民左下首,神情平静。
今日,是一场“小型”御前演武。
对阵双方,一方是代表着大唐皇室最精锐武力、装备精良、久经沙场考验的羽林军百人队!
他们人披明光铠,马覆具装,长槊如林,劲弓在背,端坐于高大神骏的河西健马之上,气势如同出鞘的利刃,锋芒毕露!
带队的是羽林右郎将,威名赫赫的悍将宇文虎。
而另一方则显得有些“寒酸”,只有区区二十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请大家收藏:(m.zjsw.org)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