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衣着陈旧,身上或多或少沾着洗不净的炭灰或油泥,脸上刻着风霜与劳作的痕迹,眼神是长期压抑下的浑浊与谨慎。
看到薛仁贵带着一位气度不凡、衣着看似普通却难掩贵气的年轻人进来,他们显得更加紧张,手脚都不知如何摆放,纷纷低下头。
薛仁贵站定,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水声轰鸣:
“这位,便是尔等日后唯一的主人。该有的规矩,想清楚!”
工匠们身体一颤,虽不知眼前年轻人具体身份,但仅凭薛仁贵对此人的极度恭敬,以及将他们秘密集中于此的阵仗,便知绝非等闲。
他们慌忙就要跪下行大礼。
“不必多礼!”
李承乾抬手虚扶,声音沉稳有力,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诸位都是薛将军费心寻来的能工巧匠,身怀绝技,却明珠暗投,困顿至今。今日召诸位前来,非为虚礼,而是有一番真正关乎技艺、亦可改变尔等与家族前程的事业相托!”
他目光扫过那一张张半是惊疑半是茫然的脸,继续道:
“孤知道,世人视奇技为‘淫巧’,视匠作为贱役。但孤要告诉诸位的是,此乃大谬!”
他刻意停顿,让话语的力量沉淀,
“你们手中掌握的,是缔造万事万物的根本!是比万千刀剑更能决定国之兴衰的力量!大唐不需要虚无缥缈的神仙,它需要的是能斩断一切枷锁的铁锤——而这铁锤,就在诸位的手中!”
金句如重锤落下,砸在工匠们心头。
他们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第一次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
改变家族前程?
匠作的力量?
比刀剑更强?
这些字眼如同惊雷,震得他们头晕目眩,尘封已久的热血似乎在这滚烫的话语下开始隐隐复苏。
李承乾不再多言,对薛仁贵略一点头。
薛仁贵立即上前,将一直背负在身后的一个用厚实油布包裹的长筒取下,解开系绳,小心翼翼地从中抽出三卷卷轴。
李承乾接过卷轴,并未立刻打开。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面前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的工匠们,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孤这里,有几张图。它们或许匪夷所思,或许惊世骇俗。孤要听的,不是奉承,而是实话——能不能看懂?能不能做出来?会遇到什么难处?孤要听的就是这个!”
唰!唰!唰!
三张大幅的厚皮纸卷轴被李承乾猛地抖开,牢牢固定在事先准备好的一面巨大木板之上。
牛油火把的光焰跳跃着,瞬间将图纸上那些前所未见的精密结构和详尽标注照亮!
死寂!
连那震耳欲聋的瀑布水声似乎都在这一刻被隔绝了。
六名工匠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眼睛死死钉在图纸上,嘴巴无意识地张开,脸上血色瞬间褪尽,只剩下极度的震惊与茫然。
第一张图,赫然是一座前所未见的庞然大物!
它远比任何传统的炼铁炉都要高大粗壮,炉体呈奇特的瓶状,顶端有复杂的布料覆盖的鼓风结构,下方并非直通,而是分成数层,有管道曲折相连,标满了“热风”、“连续加料”、“出渣”、“出铁”等令人费解的字样。
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注释,详细说明了各层材质要求和内部气流、温度的循环往复原理。
第二张图更是精密得令人头皮发麻!
复杂的杠杆、齿盘、滑轮组相互嵌套咬合,构成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机括整体。
旁边分解图展示了每一处关键的青铜构件,其形状之奇特,尺寸标注之精确,作用描述之清晰。
比如“省力杠杆”、“蓄能齿轮”、“瞬发扳机”等等这些远超他们认知中任何弓弩的构造。
第三张图上的内容看似最简单,却画着几堆不同的矿石粉末,分别标着“石灰石”、“黏土”、“石膏”、“铁粉”等等,以及按不同比例混合、煅烧、研磨的流程图示和器具说明。
旁边一行醒目的标注:
“遇水凝结,坚如磐石!”
时间仿佛凝固。
只有火把燃烧发出的噼啪声和屋外永恒的水流轰鸣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嗬---”
一声如同破风箱般的吸气声打破了沉寂。
站在最前面、头发花白、脸上皱纹如同刀刻斧凿的铁匠王三锤,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干枯如鹰爪般的手指不受控制地抬起,颤巍巍地指向第一张图高处那个独特的“热风循环”结构。
“这、这、这炉---”
王三锤的声音嘶哑变形,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热与惊骇,他猛地转向李承乾,浑浊的老眼此刻亮得吓人,仿佛要燃烧起来,
“神乎其技!神乎其技啊!小老儿炼了一辈子铁,从未、从未敢想!”
他激动得口齿不清,手指死死点着图上一个关键的导流设计,
“妙!妙啊!热、热气升上去,烧热了这管道里的风,再把这滚烫的风鼓进炉膛深处火上加火!如此一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请大家收藏:(m.zjsw.org)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