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内,鎏金蟠龙柱撑起高阔的穹顶,晨光透过巨大的雕花木窗斜斜投射进来,在光滑如镜的金砖地面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几何光影。
满朝朱紫肃立,鸦雀无声,只有御座前铜漏滴答的轻响,敲打着凝滞的空气。
李世民高踞于丹陛之上的御座,玄色十二章纹冕服衬得他面容沉肃,目光如鹰隼般缓缓扫过阶下群臣,无形的威压笼罩着整个大殿。
“众卿。”
李世民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每一个角落,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国事维艰,用人当审时度势。朕思虑再三,决意调整三省、十六卫部分职司,以应时局。”
大殿内落针可闻,所有呼吸都下意识地屏住了。
一道道目光,或明或暗,都聚焦在御座之上,等待着那足以搅动长安棋局的关键落子。
“杜楚客,”
李世民的目光投向文官队列中的一位朝臣,
“勤勉干练,素为股肱。即日起,擢为中书侍郎,参知机务,协理中书省日常。”
中书省,掌诏敕草拟,机要文书,乃天子近臣,参与核心决策的喉舌之地!
杜楚客原本的职位虽清贵,却远离中枢,此番调动,表面是拔擢重用,踏入帝国权力最核心的圈子。
李承乾站在储君位次上,低垂的眼睑下,瞳孔骤然收缩!
杜楚客!
这个名字如同一根冰冷的针,瞬间刺破了他看似平静的表象。
他清晰地记得,就在数月前魏王李泰风头最盛之时,这位李泰的智囊曾在一次宫宴上,借着酒意,对李泰的“聪慧仁孝”赞不绝口,虽未明言,但那份亲厚之意,朝中明眼人谁看不出来?
父皇此刻将他调入中书省,这哪里是简单的重用?
分明是安抚!
安抚那些因李泰失势而惶惶不安的势力,告诉他们,魏王虽被圈禁,但其羽翼尚未被彻底剪除,陛下心中仍有考量。
同时,这更是监视!
将这样一位曾与魏王有旧的朝臣放在眼皮子底下,放在诏敕流转的枢纽之地,其一言一行,都将置于帝王最直接的审视之下!
这是帝王心术最典型的体现——给颗甜枣,再套上无形的枷锁。
李世民的声音没有丝毫停顿,目光转向武官队列中一位身材魁梧、浓眉如戟、即便在朝堂之上也难掩一身悍勇煞气的将领:
“薛万彻!”
被点到名字的薛万彻猛地挺直腰背,抱拳出列,声若洪钟:
“末将在!”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光芒。
“右领军府,拱卫京畿,职责重大。”
李世民看着他,语气带着一种刻意的郑重,
“卿勇冠三军,久历战阵。即日起,迁右领军将军,执掌京城北门及宫苑外卫戍之责,望卿恪尽职守,勿负朕望。”
右领军将军!
从品秩上看,这无疑是一次擢升,掌管长安城北面及宫苑外围的卫戍力量,责任重大。
然而---
李承乾的呼吸几乎在瞬间停滞!
他脑中如同闪电般划过薛万彻原本的职位——左骁卫将军!
左骁卫,那是驻守玄武门,掌控宫城北门咽喉、随时能决定太极宫生死的要害之地!
将这样一柄桀骜难驯、却锋利无匹的“战刀”,从玄武门这个帝国最敏感、最致命的位置上,调离到负责宫苑外围和北城门的右领军府,这看似升迁的背后,是赤裸裸的削权!
是釜底抽薪!
薛万彻此人,桀骜不驯,只服真正的强者,对李泰那种文绉绉的皇子未必真心臣服,但他手握玄武门兵权时,就是各方势力眼中一块令人垂涎又忌惮的肥肉。
父皇此举,是防止这柄危险的快刀在魏王失势后,被其他潜藏的势力比如那些蠢蠢欲动的隐太子余孽,或者某些不甘寂寞的世家门阀暗中拉拢、掌控!
将其调离玄武门,放在相对外围但仍握有实权的位置,既解除了其对宫城核心的致命威胁,又保留了他的战力,以备不时之需。
更重要的是,李承乾的心沉了下去,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父皇这是在为下一步布局!
暗示着李泰,或者另一个将被推出来制衡东宫的“替代者”,即将重新被推上前台!
唯有如此,才需要提前拔掉薛万彻这颗可能碍事的钉子,同时保留这柄快刀的锋芒,留待后用!
“臣!薛万彻!领旨谢恩!必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
薛万彻的声音依旧洪亮,抱拳行礼的动作干脆利落,仿佛对这背后的深意毫无所觉。
但李承乾却敏锐地捕捉到,在他垂下眼睑的瞬间,那浓眉之下,似乎掠过一丝极快、极冷的锋芒,如同刀锋出鞘前刹那的反光,随即又隐没于平静之下。
两道任命,如同两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朝堂深潭,瞬间激起千层暗涌。
满殿朱紫神色各异,有人面露深思,有人难掩惊诧,更有人眼底闪烁着难以捉摸的精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请大家收藏:(m.zjsw.org)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