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液池那阴冷的水底回到东宫,李承乾只觉得一股寒意久久不散,并非池水所致,而是源自心底。
甘露殿下的秘密像一块冰冷的巨石压在他胸口。
他一夜未眠,在书房里踱步,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
这事儿太大,大到他不敢擅自决断。
可若是直接禀报,又该如何开口?
说在前朝余孽修建的水殿里,发现了指向父皇寝宫下方的密道图?
这牵扯太广,证据却只有半张来历不明的皮子图。
他需要探探父皇的口风。
“来人,”
他声音有些沙哑,
“去禀报陛下,就说孤想陪父皇用顿早膳。”
这个请求不算突兀。
李世民勤政,但也重天伦,偶尔与太子、皇子一同用膳是常有的事。
辰时初刻,李承乾踏入甘露殿侧殿的暖阁。
李世民已经坐在桌边,面前摆着清粥小菜,几样精致的点心,很简单,符合他一贯不尚奢靡的作风。
“儿臣参见父皇。”
李承乾依礼参拜。
“起来吧,坐。”
李世民抬了抬手,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一瞬,
“今日怎么想起过来陪朕用膳?瞧着脸色不大好,可是昨夜没歇息好?”
李承乾在李世民下首坐下,内侍立刻为他布上碗筷。他勉强笑了笑:
“劳父皇挂心,儿臣无事。只是近日翻阅些前朝旧档,偶有所感,心中有些不安。”
“哦?”
李世民端起粥碗,用勺子轻轻搅动着,看似随意地问道,
“前朝旧事,能让我儿感到不安?说来听听。”
机会来了。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组织着语言,尽量让自己显得只是出于担忧:
“儿臣是看到一些关于宫室修建的记载,提及前朝工匠技艺虽精,但有时为了赶工期,或是……或是别的原因,地基处理或有疏漏。联想到咱们这大明宫,乃至这太极宫,不少殿宇也是在前隋旧宫基础上修缮扩建而来……”
他顿了顿,观察着李世民的神色,见皇帝只是平静地喝着粥,才继续小心翼翼地说道:
“儿臣是担心,年代久远,又历经战火,有些宫室的地基……会不会像那被白蚁蛀空的大树,表面看着光鲜,内里却……若不及早察觉,恐生后患。”
他说完,便垂下眼,拿起筷子,却无心夹菜,心跳得有些快。
暖阁里安静了片刻,只有碗碟轻微的碰撞声。
忽然,“嗒”的一声轻响,是李世民将粥碗不轻不重地放回了桌上。
李承乾心头一跳,抬眼看过去。
只见李世民已经放下了筷子,身体微微后靠,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正一瞬不瞬地看着他,目光沉静,却带着一种能穿透人心的力量。
脸上没什么表情,但那股无形的帝王威压瞬间让暖阁里的空气都凝滞了几分。
“乾儿,”
李世民开口了,声音平稳,却字字清晰,
“朕记得教过你,为君者,当有决断,有担当。有什么话,不妨直说。跟朕这里,也玩‘灯下黑’那一套?”
“灯下黑”三个字,如同惊雷在李承乾耳边炸响!
他握着筷子的手猛地一紧,指节泛白。
父皇……父皇竟然直接点破了!
他知道了?
他知道了多少?
李承乾喉咙有些发干,他知道再绕圈子已经毫无意义,反而会引来猜忌。
他放下筷子,站起身,深深一揖:
“父皇明察秋毫,儿臣并非有意隐瞒,只是此事关系重大,儿臣尚无确凿证据,不敢妄言,恐惊圣听,也怕打草惊蛇。”
“坐下说。”
李世民语气依旧平淡,但眼神示意他不必多礼。
李承乾重新坐下,心一横,决定说出部分实情,但必须模糊来源:
“儿臣近日确实查到一些线索,可能与前朝余孽有关。他们似乎在宫城之下,暗中经营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勾当。位置可能就在某些重要殿宇的下方。”
他没敢直接点出甘露殿。
李世民听完,脸上并没有露出惊讶的神色,只是手指轻轻在桌面上叩击着,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
他沉默着,目光越过李承乾,似乎看向了很远的地方,又似乎只是在权衡思考。
这沉默让李承乾倍感压力,仿佛每一息都无比漫长。
他猜不透父皇此刻的心思。
过了好一会儿,李世民才缓缓收回目光,重新落在李承乾身上,那眼神复杂难明,有审视,有凝重,似乎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你做得对。”
李世民终于再次开口,
“事涉宫禁安危,谨慎些是好的。没有确凿证据,贸然声张,只会让暗处的魑魅魍魉藏得更深。”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
“你可知道,为何朕登基以来,一直坚持住在略显旧陋的太极宫,而非另建新城?”
李承乾一怔,没想到父皇会突然问这个,他谨慎回答:
“儿臣知道,父皇是体恤民力,不欲劳民伤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请大家收藏:(m.zjsw.org)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