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青铜巨门无声无息地向内滑开,没有想象中的机关轰鸣,只有岁月尘封的滞涩感被打破时,发出低沉悠长的叹息。
门内溢出的空气冰冷、干燥,混杂着陈年墨香、尘埃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凝固了时光的气息。
火把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涌入,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吞噬——或者说,照亮了一个远超想象的、颠覆认知的“宝库”!
没有预想中的金山银海、珠玉流光。
门后,是一个巨大到令人窒息的穹顶空间,其规模甚至超过了外面的青铜门厅。
支撑穹顶的并非雕梁画栋,而是无数根粗壮、冰冷、排列森然的黝黑铁柱,如同巨兽的肋骨,撑起了一片沉甸甸的黑暗。
而在这片黑暗之下,目光所及,是……书!
堆积如山!浩瀚如海!
一排排、一列列,高耸至穹顶的巨大书架,全部由坚固的阴沉木打造,如同沉默的黑色巨人,塞满了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书架上,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塞满了难以计数的卷轴、竹简、线装古籍!
它们安静地躺在那里,纸页泛黄,竹简古旧,承载着无法估量的重量。
空气中弥漫的陈旧墨香,正是源自它们。
书架间的通道上,散落堆积的不是珍宝,而是各种奇特的器物:精巧绝伦的木质或青铜器械模型(水车、织机、甚至结构复杂的攻城槌)、绘制着繁复结构的巨大图谱(建筑、桥梁、精巧机关)、成捆记载着不同地域土壤、水文、气候特征的泛黄纸张…甚至还有一捆捆保存相对完好的、带着鲜活泥土印记的禾穗标本!
在空间最中央,一片特意留出的、相对空旷的地面上,矗立着一个孤零零的石台。
石台上,静静地躺着一块巨大的、蒙着厚厚灰尘的璞玉。
它形状不规则,色泽黯淡无光,如同路边的顽石。
然而,它的体积之大,石台周围散落的一些明显是切割工具的精钢器具,以及磨损严重的玉屑痕迹,都在无声地呐喊着一个名字——和氏璧!
那块尚未雕琢、承载着“受命于天”神话的原始玉璧胚料!
它就那样随意地躺着,与周围浩如烟海的典籍图谱相比,竟显得如此…朴素。
“这…这就是宇文家守了几十年的…宝藏?”
裴行俭的呼吸却在不自觉地加重!
他快步上前,几乎是颤抖着拿起石台旁一幅半摊开的巨大图谱。
火光照耀下,图谱上精细描绘着一种前所未见、结构复杂精妙的提水灌溉装置,旁边密密麻麻标注着尺寸、材料、力学原理,甚至还有在不同地形应用的改进方案!
“殿下…您看!”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指着图谱,
“这…这是失传的‘龙首渠’核心水闸设计!还有这个…”
他又迅速抽出旁边一卷厚实的册子,飞快翻阅,
“《齐民广术》…《天工开物详解》…《营造法式精要》…天呐!这些都是孤本!不!是只闻其名、从未得见的上古奇书!还有这些器械模型…这些详尽到极致的农事、工巧图谱!”
他猛地抬头,望向那浩瀚的书架之海,眼中爆发出灼热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比金山银山更璀璨的宝藏!
“这才是真正的…神器!足以强盛一国、泽被万世的神器!真正的江山不是金银堆砌的,是工匠手上的茧、农人田里的苗! 宇文恺…他藏下的不是财宝,是…是命脉!”
李承乾站在门口,玄甲的身影在火把光影中凝固。
眼前的景象冲击力丝毫不亚于见到传国玉玺时的震撼!
他缓缓步入这片知识的海洋,靴子踏在厚厚的尘埃上,发出轻微的噗噗声。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沉默的书架,掠过石台上蒙尘的和氏璧胚料,最后落在裴行俭手中那张散发着智慧光芒的图谱上。
一瞬间,永嘉公主的野心、门阀的蠢动、骁果营的阴谋、传国玉玺的象征意义…所有线索如同碎裂的镜子,在此刻被一种更加宏大、更加本质的光芒重新照亮、拼接!
宇文恺!
这位前隋工部尚书,旷世奇才!
他倾尽心力,甚至不惜牺牲后人枯守数十载守护的,根本不是什么复国的资本或者个人的野心!
他藏下的,是华夏文明最核心的火种!
是打破门阀知识垄断、奠定万世根基的终极力量!
是比传国玉玺更能代表“天命所归”的——文明的传承!
“宇文大师…守藏人…原来守护的是这个!”
李承乾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洞悉真相后的沉重与敬意。
他理解了宇文大师目光中的悲悯与嘲弄。
玉玺是象征,是表象,是野心家争夺的目标;而这里,才是宇文恺心中真正的、足以再造乾坤的“天命”核心!
“殿下!快看!”
裴行俭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丝惊疑和警惕。
他没有被这些典籍吸引,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支撑穹顶的无数巨大铁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请大家收藏:(m.zjsw.org)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