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高昂的头颅,终于颓然地、沉重地垂了下去。
良久,死囚室内响起一声如同泣血般的、绝望而凄厉的哀嚎:
“博陵崔氏认罪画押。”
紫宸殿偏殿,烛火通明。
连夜审讯的卷宗如同小山般堆积在巨大的紫檀木御案之上。
李承乾端坐案后,玄色常服衬得他面容更加沉毅。
裴行俭裹着厚重的裘衣,脸色苍白如纸,不时压抑地咳嗽几声,强打着精神翻阅着崔明远供出的海量口供和证据。
薛仁贵则按刀侍立一旁,铜铃大眼警惕地扫视着殿门口,如同门神。
“殿下,崔明远的口供已经全部整理完毕。”
裴行俭将一份用朱笔勾画、标注清晰的厚厚卷宗推至李承乾面前,声音虚弱却条理分明,
“谋逆同党名单,共计三百七十一人,核心者五十七人,已逐一核实无误。这是名单。”
他递上另一份单独的册子。
“五姓七望、关陇门阀相互勾连、把持朝政、垄断盐铁、操纵科举、侵吞良田、蓄养私兵、暗中结盟对抗中枢的种种罪行,时间、地点、人物、财物往来,皆有据可查,铁证如山。尤其是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与博陵崔氏牵扯最深,罪证确凿。”
裴行俭又推上一份更厚的卷宗。
李承乾接过,并未立刻翻看,目光沉沉地看向裴行俭:
“裴卿以为,当如何处置?”
裴行俭沉吟片刻,苍白的脸庞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冷静:
“殿下,此案牵连太广,震动国本。若依崔明远这份名单,依律严办,株连九族,恐朝堂为之一空,地方大乱,天下动荡!此非社稷之福。”
薛仁贵在一旁听得眉头倒竖,瓮声道:
“哼!裴兄,你这话俺不爱听!这些狗娘养的吃着皇粮,拿着朝廷的俸禄,背地里干捅刀子的事!勾结外寇,想造反!按俺的意思,管他什么姓崔还是姓王,有一个算一个,全砍了!抄家!灭门!大唐的刀,就该这么锋利!不然什么阿猫阿狗都敢跳出来咬人了! ”
李承乾没有理会薛仁贵的愤怒,目光依旧落在裴行俭脸上:
“说下去。”
裴行俭看了一眼薛仁贵,微微摇头,看向李承乾,眼神深邃:
“殿下,杀人易,安邦难。雷霆手段固然震慑宵小,但也易失人心,埋下祸根。五姓七望、关陇门阀,盘踞天下数百年,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其旁支、依附者、姻亲故旧,遍布朝野州郡。若依名单尽数诛绝,牵连何止万人?恐激起那些并未直接参与谋逆、却与名单中人血脉相连的世家豪强之恐慌与反扑。届时,各地叛乱四起,突厥再趁机煽风点火,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
“殿下此次平叛,杀伐果断,已立威于朝野。然治国之道,一张一弛。威已立,当思恩泽。崔明远招供的首恶及其核心党羽,必须明正典刑,处以极刑,抄家灭族,以儆效尤!此为刮骨疗毒,不得不为!”
裴行俭话锋一转,指向那份厚厚的门阀罪证:
“然五姓七望、关陇门阀其余人等,尤其是那些旁支远房、未曾深度参与谋逆、或虽有不法但罪不至死的家族成员及依附者,臣以为,不宜一概而论,株连过广。”
他拿起一份名单,手指点着上面的名字:
“殿下请看,如博陵崔氏的崔义玄一脉,世代居于清河,与主脉早已疏远,此次谋逆毫不知情,更无往来证据。再如太原王氏旁支王敬之,虽有侵占民田之事,但在崔氏叛乱前已主动向地方官投案退地认罚。这些,若也一并诛杀或流放,不仅无助于除弊,反会使天下人觉得殿下过于酷烈,寒了无数并未参与谋反之人的心。更给了那些心怀叵测之人煽动‘兔死狐悲’之情的口实!”
裴行俭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直视李承乾:
“殿下,此案真正的要害,不在于杀多少人,而在于能否彻底斩断世家门阀盘踞中枢、对抗皇权的根基! 依臣之见,当以此案为契机,行釜底抽薪之策!”
李承乾的目光微微闪动:
“釜底抽薪?”
“正是!”
裴行俭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其一,借此次谋逆铁案,在律法上明确‘谋逆大罪,诛连九族’的范围界定!仅限于主犯直系三代血亲及参与谋逆的核心党羽本人!此为‘止杀’,堵住悠悠众口,彰显律法公正与殿下仁德!”
“其二,以崔氏及同党为核心牵连出的门阀,其占据的朝廷要职、地方实缺,必须立刻全部罢黜,换上寒门或忠于朝廷的官员!此为‘夺位’,彻底清空他们在朝堂的根基!”
“其三,依据崔明远供出的铁证,对五姓七望、关陇门阀发起一场彻底的‘经济清算’!查抄其非法所得,收回其侵吞的国有土地、矿山、盐铁专营权!重罚其垄断商路、操纵物价之罪责!收没其巨额浮财充入国库!此为其三,‘断财’!斩断他们赖以生存、兴风作浪的经济命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请大家收藏:(m.zjsw.org)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