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后联惊京华客 千金一诺起狂潮
【春香阁文艺大厅的烛火燃得正旺,檐下悬着的琉璃灯映得满堂透亮,却压不住厅里翻涌的热意。方才老秀才对出“烟锁池塘柳”时的喝彩声还没歇透,人群里又有人举着酒杯喊“苏姑娘再出一联”,连戏台边的立柱上都扒着小厮,鞋尖蹭掉了漆也浑然不觉。】
“诸位公子稍安。”
清凉的嗓音像山涧里刚捞起的冰泉,一下子浇灭了满堂的嘈杂。主持这场文会的是春香阁的掌班姑娘月娘,她穿一身藕荷色软缎裙,裙摆绣着银线缠枝纹,站在素纱帘旁的梨花木台边,手里捏着柄团扇轻轻摇,眼波扫过台下时,连最闹腾的公子哥都下意识收了声。她眉梢微挑时带着三分风情,垂眸浅笑时又含着七分端庄,明明是在风月场里周旋,却让人瞧着生出几分敬重来。
月娘(唇角含着笑,声音不高却字字清亮):方才苏姑娘说了,见诸位才情不凡,倒想再添个彩头。只是这彩头金贵,得费些心思才能得。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有个穿宝蓝袍的公子挤到前排,腰间玉佩撞得叮当作响:“月娘姑娘快说!莫说是费心思,就是让我当场作十首诗都成!” 旁边立刻有人接话:“我出百两银子!只求苏姑娘露个面!”
月娘(团扇轻轻按在唇上,眼尾弯出柔媚的弧光):公子们莫急。苏姑娘说了,她亲自备了三副对子——都是二十一字的长联,若是谁能对出任意一副,便破了这帘后之约,亲自出来奉杯清茶;若能三副全对,不仅能与苏姑娘单独相见一个时辰,她还会亲手抚琴一曲,陪公子聊诗论画,如何?
“哗——”
这话一出,厅里像泼了桶滚油,连角落里默不作声的老秀才都猛地直了腰。谁不知道苏绾绾是京都第一花魁?去年重阳节有王爷想请她赴宴,掷出千两黄金都被婉拒了,如今竟许了“抚琴陪聊”的诺,这哪里是彩头?分明是把京华公子的魂都勾走了。
有个白面书生激动得脸通红,攥着手里的折扇直抖,扇骨都快被捏断了:“二十一字又如何!我读遍四书五经,还怕对不出?快出联!”
月娘(笑着点头,抬手示意小丫鬟递上粉笺):诸位听好,第一联来了——“烟笼古寺藏春色,风拂回廊送晚香,竹影摇窗人未寐”。
这联子刚念完,方才还吵嚷的大厅瞬间静了静。二十一字分三句,“烟笼古寺”对“风拂回廊”,“春色”对“晚香”,连“竹影摇窗”的意境都透着柔婉,要对得工整又合韵,可不是易事。
有个穿青衫的公子立刻开口:“雨打芭蕉……呃,雨打芭蕉添凉意?不对不对……” 话没说完自己先摇了头,惹得周围人一阵笑。
紫微站在人群中,赵洐就靠在她身侧的廊柱上,指尖漫不经心地转着块玉佩。紫微指尖悄悄捻着帕子,心里也跟着琢磨——这联子妙在“藏”“送”“未寐”三个词,藏着春日的静,送着晚香的柔,末了又添点人的情思,得找三个对应的动词才妥帖。
青禾(凑在她耳边小声道):小姐,这联子好难啊……方才那老秀才都皱眉头了。
紫微没应声,只望着素纱帘的方向——帘后烛火轻轻晃,想来苏绾绾正坐在案后,听着台下的动静。她忽然好奇,这位能写出这般清婉长联的女子,究竟长什么样?
【台下的议论声渐渐起了,有人低头在掌心写字,有人凑在一块儿争论,连站在角落的皇帝都背着手往前走了两步,眼里带着点兴味。李德全在他耳边小声道:“万岁爷,这苏姑娘倒真敢出题,二十一字的长联,京里怕是没几人能对。”】
皇帝没说话,只看着台上的月娘——这掌班姑娘也有意思,明明是风月场里的人,却举止从容,眼神清亮,比宫里那些揣着心思的嫔妃顺眼多了。
“我来试试!”
突然有人朗声道。众人回头一看,是个穿玄色锦袍的年轻公子,腰间佩着块羊脂玉,正是礼部侍郎家的公子沈文轩。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月照平沙映夜辉,露沾芳草凝朝露,松声绕榻客初醒’!”
台下顿时一片叫好,有老秀才点头道:“‘月照’对‘烟笼’,‘松声’对‘竹影’,倒也工整!”
月娘(拿着粉笺走到帘侧,轻声说了几句,又转回来笑道):沈公子对得不错,只是“凝朝露”与“送晚香”意境稍差些——苏姑娘说,不算全对。
沈文轩的脸“唰”地红了,悻悻地退了回去。台下的人却更兴奋了——连沈侍郎家的公子都只得了“不错”,这联子果然是绝对!赵洐嗤笑一声,声音不高偏巧落进紫微耳里:“东拼西凑的词句,也敢往台上送。”
月娘(见众人劲头更足,又念出第二联):诸位再听第二联——“柳叶裁诗,桃花酿酒,春风里笔砚生香,闲敲棋子等归燕”。
这联子比上一联更妙!“柳叶裁诗”“桃花酿酒”,把春日的雅事全写尽了,末了“闲敲棋子等归燕”更是透着悠然,二十一字像一幅画似的铺在眼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夏九皇子与紫微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夏九皇子与紫微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