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轻声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娘说得对,九殿下是个难得的好王爷。他在江南为民做主,严惩贪官污吏,深受百姓爱戴;对待下属也宽厚仁慈,从不摆王爷的架子。女儿相信,跟着九殿下,我们一定能成功。
紫微母亲:(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神秘而振奋)对了,娘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告诉你。这些年,娘不仅收集了太子的罪证,还暗中联络了不少忠良之士。吏部的王大人、兵部的李将军,还有御史台的张御史,他们都愿意帮我们。
紫微:(眼中闪过惊喜,声音不由自主地提高了些许,又连忙压低声音,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欣喜)真的?娘,您真的联络到了他们?女儿还以为,经过祖父当年的事,没人敢再与我们苏家往来了。
紫微母亲:(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骄傲)傻孩子,你祖父当年对他们有知遇之恩,而且他们都是忠心报国、明辨是非之人,怎么会因为太子的打压就背弃道义?当年你祖父出事后,他们之所以不敢与我们往来,不是因为怕了太子,而是怕连累我们。太子的眼睛一直盯着苏家,若是他们与我们走得太近,只会给太子更多打压我们的借口。
她顿了顿,回忆起这些年联络旧部的艰辛,眼神中闪过一丝感慨:我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托了无数关系,走了无数弯路,才慢慢联系上他们。一开始,我不敢直接去找他们,只能通过一些可靠的中间人传递消息。有好几次,中间人都因为害怕太子的权势,中途退缩了,甚至还有人想把消息卖给太子邀功,幸好我早有防备,才没出什么差错。
紫微:(听得心惊胆战,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娘,您太不容易了。这些年,您一个人默默承受了这么多,还做了这么多危险的事,女儿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紫微母亲:(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笑着安慰道)傻孩子,娘不告诉你,就是怕你担心。你那时候还小,心思单纯,若是让你知道了这些事,不小心露了馅,那我们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现在你长大了,沉稳懂事了,也能帮娘分担了,娘才敢把这些事告诉你。
她继续说道:我第一次见到王大人,是在五年前的一个雪夜。那天,我借着去城外寺庙给你祖父祈福的名义,偷偷去了约定好的破庙。那破庙年久失修,四处漏风,寒风呼啸着灌进来,冻得人瑟瑟发抖。王大人冒着被太子察觉的风险,如约而至,见到我的时候,他身上落满了雪花,脸都冻得发紫,却第一句话就问我“苏老将军的冤屈,真的有机会洗清吗”。
紫微:(眼眶湿润,声音带着哽咽)王大人真是个忠臣。
紫微母亲:(点头,眼中满是赞许)是啊,王大人是你祖父当年亲手提拔的门生,当年你祖父对他有知遇之恩。他能有今天的地位,全靠你祖父的赏识与栽培。这些年,他在吏部站稳脚跟,一直暗中关注着太子的动向,收集了不少太子在官员任免上的贪腐证据,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揭发。
她喝了口桌上的凉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后来,我又通过王大人联络到了李将军和张御史。李将军是你祖父当年的部下,曾跟着你祖父在北疆征战多年,身上多处负伤,是个铁血硬汉。当年你祖父被削权,他也受到了牵连,被降职到京郊军营,这些年一直隐忍蛰伏,默默积蓄力量。他手握部分京畿兵权,虽然不能调动全部禁军,却能稳住京郊的防务,若是真到了关键时刻,他能帮我们防止太子狗急跳墙,调动私兵作乱。
紫微:(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有李将军在,我们就多了一层保障。那张御史呢?他也是祖父的旧部吗?
紫微母亲:(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敬佩)张御史不是你祖父的旧部,却是个出了名的铁面无私之人。他素有“铁笔御史”之称,专门负责弹劾百官,不管对方官职多大、背景多硬,只要犯了错,他都会直言不讳地弹劾。当年你祖父被诬陷,他就曾多次想上书为你祖父辩解,却都被皇上压了下来。这些年,他一直看不惯太子的嚣张跋扈与结党营私,多次在朝堂上暗中抵制太子的提议,只是势单力薄,没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她脸上露出一丝振奋的神色:就在上个月,我借着给你祖父扫墓的机会,再次偷偷在城外的破庙里见了王大人。我把这些年收集到的太子罪证,还有九殿下在江南的所作所为、如何为民做主、如何收集太子罪证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王大人听了之后,又惊又怒,当即拍着桌子说“不能再忍了”,表示愿意全力帮我们,还说要联络李将军和张御史,一起为我们造势。
紫微:(紧张地追问)那他们都同意了吗?有没有什么顾虑?
紫微母亲:(一拍桌子,语气激昂)当然同意了!李将军听了太子在江南的暴行,气得当场就拔出了佩刀,说非要亲手斩了太子这个奸贼不可!张御史则是冷静了许多,他仔细查看了我们收集的罪证,说“这些证据虽然详实,但还不够震撼,必须等到九殿下带回江南的完整罪证,形成铁证如山的证据链,才能一举将太子扳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夏九皇子与紫微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夏九皇子与紫微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