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粹宫库房屋顶修缮及院落整理费用预算”。
看着这一行字,苏荔的嘴角几不可查地抽动了一下。
这简直是精准踩在了她的雷区上。
这个项目,不就是她之前亲自带队,在有限的人手和资源下,顶着巨大压力(还附带发现了惊天秘密)完成的那个吗?
现在,营造司居然堂而皇之地把它做进了年度预算,还申请了一大笔银子?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那股荒谬感,开始仔细审阅预算明细。
“人工费:杂役二十名,工十日,计银XX两。”
苏荔眉头立刻皱起。
她当时用了两个小太监加一个老太监,满打满算干了不到五天,而且大部分时间是清理院落,真正涉及屋顶修补的,只有那个假扮小太监的神秘人片刻功夫。
这里直接报二十人干十天?翻了十倍不止!
“材料费:新瓦一千片,青砖五百,石灰XX担,桐油XX斤,计银XX两。”
苏荔回忆了一下,屋顶只是局部换了几片碎瓦,哪里需要一千片新瓦?青砖和石灰更是用都没用到。
“器具损耗及杂项开支,计银XX两。”
这一项更是模糊不清,典型的“其他”费用,最容易注水。
整个预算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够把整个钟粹宫库房推倒重建两遍了。
苏荔气得差点笑出来。
这已经不是预算虚高,这是明目张胆的抢劫!
她强忍怒火,拿起朱笔,在这份预算旁边空白处,开始写下核验意见:
“据查,钟粹宫库房已于康熙XX年X月由奴才钮钴禄·怜筠奉齐嬷嬷命牵头整理完毕。实际用工:杂役三名,工时四日半。实际用料:更换碎瓦七片,耗桐油少许。此项预算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建议驳回,或按实情重新核报。”
她写得有理有据,数据清晰。
但这仅仅是开始。
她继续翻阅其他项目的预算。
各宫屋檐补漏、甬道修整、亭台油饰……每一项都透着“水分”两个字。
有的项目重复申报,有的材料用量夸张,有的工时虚报,更有的项目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比如一项“御花园西角门加固费”,她前天刚经过那里,那门崭新得能照出人影。
苏荔越看心越沉。
这内务府营造司,简直是把皇宫当成了自家的提款机。
也难怪齐嬷嬷要让她来砍这笔预算,这得罪人的活儿,一般人还真干不了,也没那个底气和能力去干。
她沉下心来,一项一项地审核。
对于有明显问题的,她直接写下“与旧例不符,数据存疑,建议核减”或“项目重复,建议合并删除”。
对于水分不那么明显的,她则标注“请提供详细用工记录及材料清单以备核验”。
她用的都是客观中性的词汇,避免个人情绪,但刀刀见血,直指要害。
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她才将厚厚一叠预算册子初步审核完毕,旁边附上了密密麻麻的核验意见和修改建议。
当她将这份“千疮百孔”的预算草案交还给齐嬷嬷时,齐嬷嬷只是淡淡扫了一眼她那些朱笔批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知道了。放下吧。”齐嬷嬷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苏荔心里有些没底,但还是恭敬地退下了。
她知道,自己这把“刀”已经挥出去了,接下来,就看齐嬷嬷如何运用,以及营造司那边会有什么反应了。
反应来得比她预想的还要快。
第二天下午,苏荔正在核对各宫年例赏赐的清单,一个穿着体面、面带圆滑笑容的太监来到了书房外,说是营造司的掌案太监赵公公,求见齐嬷嬷。
齐嬷嬷让人把他请了进来。
赵公公一进来,就先给齐嬷嬷打了个千,满脸堆笑:“给嬷嬷请安!嬷嬷近日可好?”
“赵公公有事?”齐嬷嬷眼皮都没抬,继续看着手中的文书。
赵公公搓着手,笑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关于明年营造司的预算……底下人办事不周,有些条目写得粗疏了,怕污了嬷嬷的眼,特地来请罪,顺便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这话说得客气,但意思很明显:我们来讨价还价了,希望您高抬贵手。
齐嬷嬷这才放下文书,看了赵公公一眼,语气平淡:“预算之事,我已交由钮钴禄姑娘初步核验。她年纪轻,眼光或许不准,但做事还算仔细。赵公公若觉得哪里不妥,不妨与她分说分说?”
说着,她目光转向苏荔:“怜筠,赵公公是营造司的老人,经验丰富,你若有不明白的地方,正好请教。”
苏荔心里咯噔一下。
齐嬷嬷这是直接把球踢给了她,让她正面迎接营造司的反扑!
赵公公的目光也立刻落在了苏荔身上,那笑容依旧,但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原来是钮钴禄姑娘,久仰久仰。”赵公公皮笑肉不笑地说,“姑娘真是年轻有为,这预算核验的活儿,最是繁琐耗神,辛苦姑娘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大清卷KPI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在大清卷KPI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