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点到为止,没有直接指责谁,只是客观指出了流程漏洞和可能的原因。
张管事是明白人,立刻想到了问题所在——福晋院里有人可能利用流程漏洞,多领了东西,而库房管理松懈,导致了账实不符。
这不是简单的差错,可能涉及内宅管理问题。
张管事脸色变了几变,对苏荔拱了拱手:“多谢姑娘!姑娘真是帮了大忙了!我这就去回高总管和福晋院里的管事嬷嬷!”
他拿着那张清晰的台账,匆匆走了。
李公公长舒一口气,拍着胸口对苏荔说:“哎呀呀,可吓死老奴了!姑娘你可真是……真是诸葛再世啊!这么快就理清了!”
苏荔谦逊地笑了笑:“公公过奖了,不过是把散乱的数据归拢一下罢了。也是侥幸。”
她心里清楚,这事还没完。
厨房和库房的麻烦解决了,但问题的根源指向了福晋院里。
这潭水,有点深。
果然,第二天,苏荔就感觉到府里的气氛有些微妙的变化。
她去膳房取饭时,遇到的太监宫女看她的眼神多了几分好奇和探究。
下午,福晋院里的一个管事嬷嬷竟然亲自来了外书房,说是奉福晋之命,来取几份往年的礼单参考。
李公公受宠若惊,连忙招待。
那嬷嬷和颜悦色地跟李公公说了几句话,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扫过正在安静工作的苏荔。
临走时,还特意对苏荔点了点头:“昨日厨房的事,多亏姑娘心细,福晋知道了,也夸你呢。”
苏荔连忙起身行礼:“嬷嬷言重了,奴才分内之事,不敢当福晋夸赞。”
态度恭谨,不卑不亢。
那嬷嬷笑了笑,没再说什么,转身走了。
苏荔知道,这看似随意的来访和夸奖,绝不简单。
她看似解决了一个麻烦,实则可能触碰了某些固有的利益链条或人际关系。
福晋的“夸赞”,是安抚?是警告?还是……另有用意?
她在四爷府的职场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傍晚,她整理完最后一批卷宗,准备锁门离开时,无意中在书架最底层一个落满灰尘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本没有封面、纸张泛黄脆硬的薄册子。
她好奇地拿起来,轻轻拂去灰尘,翻开一看,里面记录的似乎是多年前府里一些幕僚清客的束修发放和日常用度,笔迹潦草,像是私人笔记。
而其中一页,记录着某年某月,支付给一位名叫“邬思道”的先生一笔数额不小的“安家银”和“程仪”。
邬思道?
苏荔的心,猛地一跳。
这个名字……她似乎在哪里听过?
喜欢我在大清卷KPI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在大清卷KPI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