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公公连连点头:“对对对,我这就去写个条陈。”
风波暂时平息。
但苏荔知道,事情绝不会就此结束。
李氏院那边绝不会善罢甘休,孙公公也一定会借此大做文章。
她刚才的应对,虽然暂时化解了危机,但也将她推到了更显眼的位置,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
她回到座位,心情并未放松。
她想起小邓子之前汇报的关于孙公公那边票据墨迹的疑点。
吴嬷嬷的“急症”,和这个时间点出现的疑似假票据,会不会有联系?
这是一个调虎离山之计?趁她忙于应对李氏院的紧急请款,孙公公那边好做手脚?
她立刻警醒起来。
必须加快对孙公公经手账目的核查速度,尤其是那批有疑点的票据。
下班后,苏荔没有立刻回去,借口要整理五日汇总的底稿,留了下来。
待账房只剩她一人时,她立刻找出小邓子标记的那几张票据,就着灯光仔细查看。
果然,其中一张购买修缮工具的票据,经手人签字的墨迹,与票据本身的陈旧程度略有差异,显得过于鲜亮。而且,签字笔画的边缘,似乎有极细微的、不自然的描摹痕迹。
伪造签字?或者,是事后补签?
苏荔心中冷笑。果然开始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了。
她没有声张,将票据小心收好。这是重要的证据,但必须在关键时刻才能拿出来。
她现在需要更多的证据链。
接下来的两天,府里关于吴嬷嬷病情的消息不断传来,时而说危在旦夕,时而又说名医出手,略有起色,闹得人心惶惶。
李氏院又派人来支取过两次药费,每次苏荔都坚持查验药方和药铺单据后才批款,金额控制得很紧,惹得对方十分不快。
苏荔不为所动,严格按照流程办事。
同时,她加紧了对孙公公那边账目的核查,又发现了几个类似的疑点,都悄悄记录下来。
她感觉自己像是在雷区中穿行,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
这天,是第二个五日汇总上报的日子。
苏荔将整理好的汇总册,连同对几笔异常支出的备注(包括李氏院请医款的支付记录和后续核销要求),一并呈送给高毋庸。
高毋庸仔细翻看后,目光在苏荔备注的异常事项上停留良久,最后看向她,意味深长地说:“你做得很好。贝勒爷虽不在府中,但府里发生的大小事情,自有渠道知晓。你只需记住,秉公办事,问心无愧即可。”
苏荔心中一动,高毋庸这话,是在给她撑腰?还是在暗示四爷对府内情况了如指掌?
“奴才谨记总管教诲。”她恭敬回答。
从高毋庸处出来,苏荔稍微松了口气,感觉背后似乎有了一丝依靠。
然而,当她回到账房附近时,却看到孙公公站在廊下,正与一个面生的小太监低声交谈,见苏荔过来,两人立刻散开,孙公公还冷冷地瞥了她一眼。
苏荔的心又提了起来。
山雨欲来风满楼。
她预感到,更大的风暴,或许就在四爷回府前后,即将来临。
喜欢我在大清卷KPI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在大清卷KPI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