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路两旁开满了各式各样的店铺,路口还支了许多摊位出来,一路上满是食物的香气。
苏氏带着两个孩子一路看过去,有卖包子的、羊肉汤的、还有卖馄饨的,卖得最多的就是包子了,就这么一小会他们已经看到了三家。
那羊肉汤的味道香飘十里,一碗六文钱,孟琦瞧那摊位生意很好的样子便也想去尝尝。
一路上孟琦细细观察下来,发现多来这路边的摊子用饭的人大多是衣着朴素,瞧着也不甚宽裕的模样,孟琦心下了然——大约多是些附近铺子里临时雇佣来出卖苦力搬东西的,所以这些摊子的吃食便主要着重一个量大管饱。
苏氏也没有扫兴,去那摊位上叫了三碗,叫两个孩子坐着先吃,又去那生意最好的包子摊前排队。
汤是已经熬好的,很快三碗热腾腾的汤就被端到了孟琦和孟琛面前。
那汤被一个大大的粗瓷碗装着,里面乳白的汤汁随着摊主人的动作上下颠簸,搁置在桌上后尤还微微晃动,新鲜的绿色芫荽随着乳白的汤汁浮浮沉沉,浓郁的香气吸进孟琦鼻腔,在这香味的刺激下两个孩子肚子中发出长鸣,孟琦和孟琛对视一眼,却没有急着动作——苏氏还没回来呢!
好在苏氏很快就回来了,她揣着六个热腾腾的包子,看着两个孩子面前整整齐齐的三碗汤,有点责怪地说道:“娘都说了让你们先吃了,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喝了。”
说着她放下包子:“这包子有三种味道,菜馅、肉馅和菜肉馅,娘各买了两个回来,快尝尝好不好吃。”
现在正是孟冬时节,十月份的天气已经凉了下去,汝县地处北方,相比于南方更加寒冷,怪不得现在尽是些馄饨羊汤之类的吃食,毕竟在冬天就应该吃这些热乎乎的吃食才对嘛!
羊肉汤相比于一开始的滚烫现在正是刚好能入口的温度,孟琦三人不约而同地先端起羊肉汤,狠狠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经喉中流入,一路暖到他们的胃里,只一口便驱散了几人周身的寒意。
这羊肉汤是由羊骨并少量羊肉熬成,孟琦竟还吃出了少许胡椒粉的味道,此时她从碗底舀起一勺,细细分辨了一会儿后果然见到了一点那熟悉粉末。
这羊肉汤里羊肉并不多,孟琦本来觉得有些贵了,现在看到那胡椒粉,便一下明白了过来,这汤怕是贵在了这胡椒,若是放了胡椒粉还想再多些羊肉,怕是价钱至少要再贵上一倍。
孟琦正研究着汤,便听到旁边一位大叔感叹道:“这家汤里不知放了甚么?怎如此暖胃?”
在他旁边坐了一个青年男子与他拼桌,听了他这话笑道:“这自然是店家的独门秘方,定不会告诉我们。”
孟琦一顿,这是不是证明了许多调料不是现在没有,而是许多人并不知道?
不,孟琦很快便纠正了自己的想法,或许只是底层百姓买不起,所以也不怎么吃过。
就好像在杏花村时,孟家厨房里的调料也不过就是猪油和盐两种罢了。
而这摊子上用饭的多是在附近打零工做苦力的——就说那同样最近在找活计的赵铁松,他打算找的就是这样的活。
在这铺子里吃到了胡椒,孟琦稍微放下了心——看来只要她多逛逛,说不定还是能找到不少调料的。
孟琦收回心思,这汤为了降低成本,羊肉和胡椒粉放的都不太够,相比较于她在现代喝过的还是寡淡了些,不过相比较于这个时代大部分平民食物而言,已经很是不错了。
“想什么呢?怎么不吃包子?”
孟琦还没回过神,手上便被苏氏塞了半个包子,这个包子是菜肉馅的,孟琦低头咬了一口,正是白菜肉馅的包子。
这包子倒是汁水丰沛,孟琦将这包子捏得较紧,甚至还有汁水渗出,只这菜稍微多了些,店家为了使这包子滋味儿香浓,便多放了些肥油,孟琦连着几口吃到那油滋滋的肥肉,一下子腻得够呛。
于是她又抓起一个纯素馅的包子掰了一半,这个包子是白菜豆腐馅的,里头还掺了一点香菇丁提香,吃着倒不像那菜肉馅的那么令人发腻,只是多吃了些孟琦便又觉着味儿有些寡了。
孟琦吃完这半个菜馅的,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再尝尝那肉馅的。
一旁的孟琛看出了孟琦的想法,便将自己手边的肉馅包子掰了半个予她。
这肉馅的倒十分不错,肥瘦合宜,用料扎实,又有丰富的肉汁,只是仍旧因为调料种类不够丰富的原因滋味儿没有现代那么丰富,但已经十分不错了。
孟琦愉快地吃完了这半个包子,又呼噜噜地喝完了面前的羊肉汤,待站起身来却发现自己肚皮溜圆,竟是吃撑着了。
那边的孟琛也差不多,苏氏不由得掩唇笑起来。
这包子个头并不小,苏氏只吃了一个便饱了,若是饭量大的男人,吃两个再就着那羊肉汤也尽够了,结果孟琦和孟琛两个小人,竟各吃了一个半,又喝了足足一碗羊肉汤,他们不撑才是奇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夜市一霸:孟家小摊的烤肠卖爆啦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夜市一霸:孟家小摊的烤肠卖爆啦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