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内,朝臣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声再起。
“九殿下莫不是真疯了?北州那种地方……”
“此举倒也……有几分破釜沉舟的悲壮。只是,以九殿下之能,怕是……”
来自班列首位的李丞相缓步出列,躬身道:“陛下,老臣以为,九殿下此请,虽显仓促,却也并非全无道理。”
众臣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李丞相。
李丞相继续道:“九殿下主动请缨前往北州,一则可安抚北州边民,彰显我皇家浩荡皇恩,体恤万民之心。二则,皇子镇边,亦可对外宣示我北夏寸土不让之决心。”
“然,北州贫瘠,匪患横行,北元虎视眈眈,九殿下此去,若无朝廷鼎力支持,恐独木难支。”
“还请陛下三思,若允其请,当给予足够钱粮兵马,助九殿下稳定北州局势。”
李丞相此言,看似中肯,实则也点明北州的实际困难,巧妙地将皮球踢回给皇帝。
太子夏侯钰闻言,立刻出列:“父皇!李丞相所言虽有理,但儿臣以为,九弟此举过于鲁莽!北州艰险,非同儿戏,九弟年少,又素无历练,万一在北州遭遇不测,岂非折损我皇家颜面?”
“再者,九弟久病初愈,神思或有不清,亦不排除受人蛊惑,意图不明。恳请父皇明察,切莫轻信,以免九弟被人利用,将来追悔莫及!”
这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夏侯玄要么是蠢,要么是背后有人指使,想借机获得藩王权力,图谋不轨。
龙椅之上,北夏皇帝夏启凌双眸扫过太子,又落在依旧伏跪在地的夏侯玄身上,开口道:“户部尚书。”
“臣在!”一个身形微胖、面带苦色的官员颤巍巍地出列。
“北州近年财政、民生如何?”
户部尚书闻言,立刻哭丧着脸,从袖中摸出一本奏折。实际上根本不用看,那些数据早已烂在他肚子里。
“启禀陛下,北州……北州它就是个无底洞啊!地处边陲,土地贫瘠,十年九灾。”
“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每年朝廷拨付的赈灾款项、军费、官员俸禄,如泥牛入海,不仅不见起色,反而盗匪愈发猖獗,逃户日增。”
“去岁,北州上缴税赋,不足拨付款项之半成啊!陛下!臣以为,九殿下……九殿下千金之躯,实不宜往此险地啊!”
这番话,让殿内不少官员深以为然,纷纷点头。北州,在他们眼中,就是一块甩不掉的烫手山芋,谁沾上谁倒霉。
夏侯玄听着户部尚书的哭穷,心中大定。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抬起头,直视龙椅上的夏启凌:“父皇,儿臣深知北州艰难,亦知国库不易。因此,儿臣斗胆,不要朝廷一分一厘的额外支持!”
“哗——”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不要额外支持?这是什么意思?
就连一直哭穷的户部尚书也懵了,瞪大眼睛看着夏侯玄。
太子夏侯钰更是心中冷笑:这废物果然是病糊涂了!不要钱粮,他去北州喝西北风吗?如此一来,不出三月,必死无疑!
夏侯玄继续说道:“儿臣只需父皇恩准儿臣就藩的常规仪仗,以及按照祖制,藩王就藩时应得的启动用度即可。”
他这番话,无异于立下军令状。
不少官员看向夏侯玄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鄙夷,变成此刻的……困惑,甚至夹杂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荒谬感。
夏启凌的目光在夏侯玄身上停留许久。这老九,今日确实与以往大不相同。
是破罐子破摔,还是真有几分盘算?北州那块烂摊子,谁去都头疼,让他去折腾一番,倒也无妨。
若真能折腾出点名堂,是意外之喜;若是不成,也省得在夏都碍眼,还能敲打敲打其他蠢蠢欲动的儿子。
想到此,夏启凌沉声道:“准奏!”
“封九皇子夏侯玄为北州王,食邑北州全境!即刻筹备,三日后启程!”
夏启凌又补充道:“念你初到封地,百废待兴,且北州苦寒,特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以为用度。望你恪尽职守,不负朕望。”
夏侯玄心中微动。这千两黄金、百匹绸缎,比他预想的“常规仪仗”和“启动用度”要丰厚不少,算是一笔意外之财,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父皇此举,倒像是瞌睡送个枕头。看来对自己这“主动请缨”还是有几分“嘉许”的。
他再次叩首:“儿臣叩谢父皇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成了!这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终于迈出!
北州,我来了!我的通天之路,即将从那里开始!
旨意一下,太子夏侯钰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万万没想到,父皇竟然真的会同意这个废物的荒唐请求!
还封王?食邑北州全境?父皇何时对这废物如此“大方”?
这废物走了也好,省得碍眼。只是北州那地方……哼,去也是死路一条!
其他皇子和一些官员也是神色各异,有惊愕,有不解,也有人暗中盘算着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