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齐尔坐在桌前,全神贯注地将所有低成本高票房的电影逐一列了出来。
随着清单上的名字越来越多,他的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越看越觉得心里不是滋味,隐隐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
“怎么大半都是恐怖片?” 他紧紧盯着清单,目光在那些片名上来回扫视,嘴里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困惑和无奈。
单子上有《最后一次驱魔》《恶魔预产期》《女巫布莱尔》《灵动:鬼影实录》之类的影片,这些可全是些名气不小、在票房上赚得盆满钵满的片子,在电影界掀起过一阵阵热潮。
当然,喜剧片也有几部,比如《大人物拿破仑》《光猪六壮士》,它们以独特的幽默风格给观众带来了不少欢乐。
卡齐尔手指轻轻敲着桌子,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选片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得权衡利弊,不能脑子一热就随便定了。
“先把《女巫布莱尔》划掉吧!”
他笔尖一顿,在《女巫布莱尔》的片名上重重地划了一道线。
“这片子能火,全靠铺天盖地的宣传和病毒式营销,再加上那会儿互联网刚兴起,信息传播迅速又混乱,才把北美观众骗得团团转,大家都被它的宣传噱头吸引,以为真有什么神秘恐怖的事情发生。”
《女巫布莱尔》制作成本才 5 万,这在电影制作中简直是微不足道,然而宣传费却砸了 1000 多万,如此巨大的宣传投入,就像一场豪赌。虽说靠这套忽悠术成了爆款,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卡齐尔心里门儿清 —— 现在根本复制不了这种模式。
毕竟现在是 1995 年,互联网还没成气候呢,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有限,无法像《女巫布莱尔》时期那样通过互联网迅速掀起热潮。
再说了,上辈子这片子风评极差,观众骂声一片,大家都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卡齐尔可不想自己刚起步拍电影就招来观众的怨恨,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那剩下的呢……”
卡齐尔的目光再次扫向清单,心中默默思索着。
说实话,恐怖片和喜剧片他都十分熟悉。
以前当小导演时,拍的大多是这两类影片,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按说选起来应该不难。
可邪门的是,他拍的恐怖片没一部像样的,每一部都成绩平平,这让他心里有些失落和无奈。
“真要选的话……《灵动:鬼影实录》或者《大人物拿破仑》吧!” 卡齐尔在心里权衡着这两部影片的优劣。
《大人物拿破仑》在北美火得一塌糊涂,那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憨憨主角的形象深受观众喜爱,可到了国际市场就遇冷了。
一来是上映太晚,北美首映五个月后才在其他国家上映,观众的新鲜感早就过去了;二来是笑点太本土化,很多幽默元素都是基于北美的文化和生活背景,外国人根本get不到,就像对牛弹琴,无法引起共鸣。
“但《灵动:鬼影实录》不一样……” 卡齐尔摸着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考的光芒,“它不光把伪纪录片形式带火了,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票房也猛得很,就像一匹黑马在电影市场上横冲直撞。”
“不行。” 他突然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灵动》的宣传路数跟《女巫布莱尔》太像,都靠谣言和社交媒体炒热度,利用观众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来吸引眼球。可现在社交媒体还没发展起来,这种宣传方式根本玩不转,就像在没有网络的时代想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一样,根本行不通。”
卡齐尔的视线又移向其他片子,他继续琢磨起来:“《电锯惊魂》呢?”
这片子以血腥折磨的情节出名,那种紧张刺激的氛围和惊悚的画面让很多观众又爱又怕。
卡齐尔倒有把握拍出来,毕竟他在恐怖片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可就是预算有点棘手。
“《电锯惊魂》成本超百万,想拍就得找投资人。可我现在一个无名小卒,上哪儿找愿意投资我的人去?而且就算找到了投资人,还得和他们商量各种细节,说不定还会对影片的创作产生干扰。”
《恶魔预产期》也差不多,预算差不多,同样面临着资金和投资的问题。
“《最后一次驱魔》更贵,180 万……”
卡齐尔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神情。
选片这事儿必须慎之又慎,一步错,满盘皆输,既然要赌,就得把胜算提到最高,不能盲目冒险。
“《绞刑架》?可影评人把这片子骂惨了……”
卡齐尔看着《绞刑架》的片名,心中有些犹豫。
清单里就数《绞刑架》和《灵动》成本最低,《灵动》30 万,《绞刑架》才 10 万,以他现在的钱袋子,选《绞刑架》压力小得多,不用为资金问题发愁。
可影评人的评价又让他有些担心,毕竟影评人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影片的口碑和票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好莱坞:这个导演实在是太猛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好莱坞:这个导演实在是太猛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