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参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涟漪在无形的层面扩散。表面上,集团一切如常,但林浩能清晰地感知到水面下的暗流变得愈发湍急。
学习会后第三天,一份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征求意见函,经由机要渠道送到了党政办林瑶主任的案头。函件标题是《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监管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
这份征求意见稿本身并不出奇,是例行公事。但附在后面的起草说明中,有一段话引起了林浩的注意。说明中提到,该规定的修订,部分参考了近期一些国企在境外资产管理中暴露出的典型案例,旨在“扎紧制度篱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案例类型描述,与周启明—赵倩境外资金流向的特点高度吻合。
林瑶将这份文件交给林浩,指示他:“组织研究一下,汇总修改意见,重点是结合我们集团在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性的建议。”
“实践经验”四个字,林瑶说得轻描淡写,但林浩听出了其中的千钧重量。这分明是要求他们,将内参中未能尽言、或者说更为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风险和漏洞,通过这次“提建议”的机会,以合规的方式反馈上去。
王总的那份内参,显然已经触达了关键部门,并且迅速引发了回应!上级主管部门正在借此东风,试图推动具体监管制度的完善。
这是一次精准的借力打力。
林浩立刻行动起来。他没有直接联系仍在专班的原同事,而是调阅了集团历年境外投资项目的备案资料(部分非密级文件党政办有存档),同时,他以“协助完善上级监管规定”为由,经林瑶同意后,拟办到战略发展部、风控法务部等部门征求意见,请他们从专业角度提供建议和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意无意地将征求意见稿中与周启明案相关的条款,作为重点研讨方向。
战略发展部的一位老科长在电话里抱怨:“林主任,这规定要是真这么严格执行,以后咱们出去谈合作,手续得多一大堆啊!”抱怨归抱怨,该提供的风险点和改进建议,还是整理了出来。
风控部的反馈则更为谨慎专业,条分缕析,指出了规定中可能存在的执行难点和模糊地带。
林浩将各方意见汇总、提炼,形成了一份措辞严谨、立足集团实际又呼应上级精神的修改建议报告。报告中,他特别强调了对于“通过复杂架构隐匿最终受益人”、“利用文化、艺术等非主业领域进行洗钱或利益输送”等行为的识别与监管措施。
报告经林瑶审阅后,并经集团相关领导审签后以集团党政办名义正式报送。
整个流程公开、合规,完全在职责范围之内。但林浩知道,这份报告承载的信息,远不止于文字表面。它是对内参的补充,是射向旧有漏洞和阻力的一支响箭。
就在报告报送后的第二天下午,林浩在走廊里遇到了多日未见的秦清。
她似乎清瘦了些,但眼神依旧清亮,步伐沉稳。两人目光交汇,微微颔致意,如同寻常同事。
擦肩而过的瞬间,秦清脚步未停,只有一句低不可闻的话语,借着空气的振动,清晰地传入林浩耳中。
“报告看了,切入点很准。”
随即,她便与陪同的人员走向电梯厅,身影消失在拐角。
林浩心中了然。秦清看到了那份报告,并且认可了他的做法。这表明,他选择的这个“传声筒”角色,走对了方向。他们依然在各自的轨道上,向着同一个目标发力。
然而,涟漪之下,必有回响。
周五下午,集团召开了一次常规的月度经营分析会。集团班子成员、各子公司、主要部门负责人参加。林浩作为党政办副主任,列席会议负责记录。
会议按流程进行,各项经营数据平稳。但在讨论到一个关于与某知名民企合作开发城东新区的议题时,一向很少在具体项目上发表看法的副总李国华,突然开了口。
李国华分管后勤、工会等,在班子中排名靠后,平日颇为低调。他扶了扶眼镜,语气温和地说道:“这个项目前景很好,但我有点担心啊。现在上级对国企与民企合作,特别是涉及土地、资金往来的监管越来越严。周启明的事情刚过,教训深刻。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合规审查的环节再前置一些,做得更扎实些?比如,对合作方的背景、资金来源,再做一轮更深入的尽职调查?宁可慢一点,也要稳一点。”
他的话合情合理,完全是从防控风险的角度出发。
但林浩注意到,在王总点头表示赞同的同时,周启明原先分管的、现在由王总直管的部分领域负责人,脸色微微有些不自然。而提议加快项目推进的另一位副总,则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没有立刻接话。
李国华这番“稳妥”的发言,看似无心,却像一根细针,精准地刺在了某个敏感点上。那个合作开发的民企,林浩隐约记得,似乎与名单上某个曾与周启明有过间接往来的人物,存在某种微妙的关联。
这不是巧合。
李国华的突然“发声”,更像是某种信号。一种在高层内部,支持王总强化风控、深化调查的力量,正在悄然集结和发声。他们利用常规议题,看似随意地敲打着可能存在的、尚未清理干净的利益关联。
会议在波澜不惊中结束。
林浩整理着会议纪要,心中思绪翻涌。内参、征求意见稿、李国华的发言……这一连串的事件,看似孤立,实则环环相扣。一张更大的网,正在更广阔的层面撒开。斗争的形式已经从审计部的短兵相接,演变为政策层面的推动和权力格局的微调。
他写下李国华的发言要点,措辞客观准确。
他知道,这份会议纪要,连同他之前报送的那份修改建议报告,都将成为记录这场无声战役的碎片。而他,这个曾经的“刀”,现在的“笔”,正身处风暴边缘的观测点,记录着惊雷滚过天空前,那压抑而充满力量的寂静。
喜欢官场暗格请大家收藏:(m.zjsw.org)官场暗格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