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刺破姑苏城夜的余烬,将金色的光斑洒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也照亮了屋檐下蜷缩的、尚在沉睡的乞丐,以及墙角夜里冻毙的尸骸。这座以园林锦绣、吴侬软语闻名的城池,在武朝的铁蹄与暗流的冲刷下,显露出它冰冷而残酷的脊梁。
墨神风靠着阿瑶单薄的肩膀,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行在刚刚苏醒的街巷中。他刻意避开了那些开始升起炊烟、有人声传来的主干道,只挑最偏僻、最肮脏的角落行走。污水横流,垃圾堆积,空气中弥漫着隔夜馊腐的气味,但这反而成了他们最好的掩护。
他的脸色依旧苍白得吓人,每一次迈步都牵扯着内腑针扎般的剧痛,肋下的伤口在粗糙的包扎下隐隐渗血。但比起昨夜那濒死的虚弱和狂暴的失控,此刻的他,意识是清醒的。眉心中那缕守陵人留下的“薪火”,如同定海神针,散发着温和而持续的暖意,不仅抚平了他精神上的躁动,更隐隐滋养着他千疮百孔的身体,让他勉强维持着行动的能力。
新的左臂沉甸甸地垂在身侧,暗青与赤红交织的色泽在晨光下并不显眼,但那冰冷的金属质感和皮肤下隐约流动的力量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已然改变的命运。他尝试着按照守陵人留下的简陋法门,用意念引导左臂内那股融合能量,使其收敛、蛰伏。过程依旧晦涩,如同驱使一头桀骜不驯的凶兽,稍有不慎便会引动反噬,但在“薪火”的照耀和调和下,总算不再像之前那样完全失控。
“人为鼎……魂鼎……”这些词语在他脑海中盘旋,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和未知的恐惧。他这条手臂,他这具身体,已然成了一处战场,一处祭坛。前路何在?守陵人指出的南方苗疆,那十万大山深处,真的有一线生机吗?
阿瑶紧紧搀扶着他,小脸紧绷,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她腕间的淡金纹路在阳光下并不明显,但似乎比之前更灵动了一些。昨夜的经历,守陵人的话语,让她明白了自己血脉背负的东西,那不仅仅是身世的谜团,更是一种责任,或者说,一种原罪。她看着墨神风苍白而坚毅的侧脸,心中既有依赖,也有一股莫名的勇气在滋生。他们是一样的,都是这乱世棋局中,身不由己的棋子,也是彼此唯一的依靠。
“我们去哪儿?”她小声问,声音在空旷的陋巷里显得格外清晰。
“出城,向南。”墨神风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去码头,看看有没有南下的船。”
姑苏水系发达,运河连通南北,走水路是离开最快,也相对隐蔽的方式。但码头必然是武朝和墨沧明重点监控的区域。
越靠近城南运河码头,空气中的水汽越发浓郁,混杂着鱼腥、货物和汗水的味道。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扛包的苦力,吆喝的小贩,行色匆匆的客商,还有零散巡逻的、眼神锐利的武朝兵丁。
墨神风压低斗笠——这是他从一处废弃窝棚里捡来的,遮住了大半面容。他示意阿瑶跟紧,混入人流,向着码头方向挪动。
码头上桅杆如林,船只往来如织。有装饰华丽的官船,有运送货物的漕船,也有几艘看起来颇为破旧、等待搭载散客的乌篷船。
墨神风的目光快速扫过。官船和大型漕船盘查严格,不能碰。他的目标,是那些管理相对松散的小型客船或者货船。
就在这时,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从码头入口处传来。
只见一队约莫十人的武朝兵丁,在一个小旗官的带领下,正挨个检查准备离港的船只,尤其是那些搭载乘客的乌篷船。他们手中拿着画像,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个乘客的面孔。那画像颇为粗糙,但依稀能看出墨神风和阿瑶的几分轮廓!
追兵来得比预想的还要快!
墨神风心中一凛,拉着阿瑶迅速退入旁边一堆堆积如山的货箱阴影里。心脏因紧张而加速跳动,牵动着伤口阵阵抽痛。
不能坐船了。码头已被封锁。
“走陆路。”他当机立断,低声道。
陆路耗时更长,关卡更多,风险也更大。但眼下,别无选择。
两人不再停留,沿着来路,迅速退离码头区域,转而向姑苏城的南门方向潜行。
南门是通往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域的主要通道,盘查想必同样严密。
果然,还未靠近南门,远远便看见城门洞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待出城的人摩肩接踵。城门两侧增加了数倍于平常的守军,盔明甲亮,刀戟森然。不仅有普通兵丁,还有两名佩戴着铁焰徽记的武者立于两侧,目光冷冽地扫视着每一个经过的人。更有甚者,城门上方悬挂着一面造型古怪的铜镜,镜面浑浊,却隐隐散发出微弱的能量波动,似乎能照出人体内潜藏的真气或者……别的什么。
墨神风的心沉了下去。那铜镜,恐怕是某种探测机关或者法器!他体内情况复杂,既有残存墨血真气,又有左臂那诡异的融合能量,还有眉心那缕“薪火”,一旦被照到,天知道会发生什么!阿瑶腕间的鼎纹,恐怕也瞒不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墨神风传奇请大家收藏:(m.zjsw.org)墨神风传奇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