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山巅的灵气薄雾依旧氤氲,但林风的心却沉入了谷底。碎片传来的警告如同冰水浇头,瞬间冲散了成功布置“聚灵矩阵”带来的喜悦。
“天道”网络的次级节点……关注度提升……
这绝非好消息。这意味着他以及这座山峰,已经正式进入了那个笼罩整个世界、冰冷无情的“管理系统”的视野。任何超出“试验场”预设模型的异常,都可能引来不可预测的干预,轻则限制发展,重则……直接被“净化”。
“林师兄,怎么了?”苏晓敏锐地察觉到林风神色有异,关切地问道。石莽也收敛了笑容,看了过来。
林风没有隐瞒,将碎片的警示简要说了一遍,只是隐去了“试验场”、“观察者”等被信息锁禁锢的核心词汇,代之以“某种上古警示”和“未知存在的关注”。
“什么?被盯上了?”石莽眉头拧成了疙瘩,一股煞气自然流露,“怕它个鸟!来一个俺打一个!”
苏晓则要冷静得多,她蹙眉思索:“无法力敌,只能智取。既然警示是‘低调’,我们是否应该暂停聚灵矩阵,或者降低其效能?”
林风摇了摇头,眼神锐利如手术刀:“示弱与退缩,只会让对方认为我们易于掌控,甚至可能引来更深入的探查。我们需要的是‘伪装’,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隐藏我们真正的核心。”
他踱步到山崖边,俯瞰着下方缭绕的灵雾,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
“聚灵矩阵的效果无法完全掩盖,这是客观事实。但我们可以制造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个符合此界认知逻辑的‘奇遇’或‘天赋’。同时,我们需要一件东西,一件能帮我们实时监测、分析、甚至预测这种‘关注’的工具。”
他猛地转身,看向石莽和苏晓,眼中重新燃起那种属于研究者的、充满挑战欲的光芒。
“我们需要建造一台……‘灵能差分机’!”
(承)
“灵能差分机?”石莽和苏晓面面相觑,对这个闻所未闻的名词感到茫然。
“简单来说,就是一台能够自动处理复杂灵力波动数据,进行推演计算的机器。”林风简单地解释,他知道详细的原理他们暂时无法理解,“它不能直接提升战力,但能成为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帮我们看清那无形的网,并找到其中的规律与漏洞。”
说干就干。
林风立刻投入到“灵能差分机”的设计中。他选择在山腹内开辟出一个秘密的实验室,由石莽负责开凿。设计图完全基于他的科学思维和碎片提供的能量传导、信息处理等基础知识。
这台机器异常复杂,其核心并非灵石,而是林风利用导灵晶和几种特殊金属,手工蚀刻出的数以千计的、功能各异的微型灵纹逻辑单元。它们的作用,类似于地球计算机中的逻辑门电路,通过灵力的“通”与“断”、“高”与“低”来表示“1”和“0”,进行最基础的二进制运算。
苏晓的任务是负责处理数以万计、细如发丝的导灵晶丝,这些将是连接各个逻辑单元的“导线”。她对灵力的精细操控在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
石莽则负责锻造机器的外部框架和巨大的、刻满复杂刻度与符文的青铜转盘(输入/输出界面),以及利用自身雄厚灵力,为整个系统进行初步的“开机”能量灌注。
这是一项极其繁琐和精密的工作,远超布置聚灵矩阵。三人几乎不眠不休,耗费了整整十天时间。
期间,外界的窥探并未停止。偶尔有强大的神识扫过山峰,但在林风有意让聚灵矩阵产生些许“不稳定”的波动,并散布出自己偶然得到某位上古阵修残缺传承的消息后,那些神识的探究意味似乎减弱了一些,转为一种更隐晦的、长期的“观察”。
这初步验证了林风的策略——在对方能够理解的框架内解释异常,是有效的伪装。
(转)
第十一天,山腹秘密实验室内。
一座占地数丈、由无数导灵晶单元、金属构件和流转着微弱灵光的晶丝构成的复杂机器,已然成型。它看起来既古朴又超前,充满了违和的美感。巨大的青铜转盘上,指针微微颤动着。
林风站在主控位前,脸色因神识消耗过度而有些苍白,但眼神却亮得惊人。他深吸一口气,将最后一块核心逻辑单元——一个他自己设计的、基于傅里叶变换原理的“灵力波动频谱分析模块”——嵌入卡槽。
“莽哥,注入启动灵力!苏师妹,监控所有晶丝回路,确保能量畅通!”
石莽低吼一声,双掌按在机器基座两个巨大的掌印上,磅礴的土系灵力汹涌而入!整个“灵能差分机”猛地一震,内部数以千计的微型灵纹依次亮起,如同星河流转!细微的“嗡嗡”声开始在室内回荡。
苏晓全神贯注,神识如同蛛网般覆盖所有晶丝,引导着灵力的有序流动,及时修复了几处因能量冲击而即将熔断的节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万法逆神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万法逆神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