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伟建和田骁尧也是全程目瞪口呆,闻言只能苦笑。
他们也想知道啊!
回去的路上,薛伟建亲自考核了一下康临。
确认他真的已经达到了老司机的水平后,大手一挥。
“行了,以后所里那几台车,你看哪台顺眼就开哪台。”
他顿了顿,又严肃地补充了一句。
“但是,记住我的话,绝对不准开出研究所大门上路!被交警抓了别说认识我!”
“明白!”
康临比了个OK的手势。
有了车,康临在研究所内的活动半径大大增加。
他也趁机将研究所的各个部门逛了个遍。
尤其是那个传说中的高精密加工中心。
当他看到那些几层楼高、精度达到纳米级的顶级工业母机时。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不可抑制地萌生了。
造一辆车。
一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性能达到极致的新能源超级跑车!
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如同燎原的野火,再也无法扑灭。
为什么?
因为他有这个能力!
“中级设计”加上“完美科学家”,让他拥有了世界顶尖的机械设计和工程实现能力。
研究所里,有全国最顶尖的材料学、电池技术、空气动力学专家,他可以随时请教。
这里,还有全世界最顶尖的加工仪器、超高的加工精度和最优质的材料。
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了!
不干一票大的,都对不起系统给的这个金手指!
说干就干。
康临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调出电脑里的设计软件。
凭借着恐怖的计算和分析能力。
他脑海中的构思,正以惊人的速度,转化为屏幕上一张张精密复杂的设计图纸。
车身、底盘、悬挂、电池组、电控系统……
无数知识在他脑海中交汇、碰撞、优化,最终形成最优解。
这天下午,崔进业院士溜达到康临的办公室,想看看这个得意门生最近在琢磨什么。
结果一进门,就看到康临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一张图纸全神贯注。
那是一张发动机的结构图,但又和他见过的任何一款发动机都不同。
结构异常紧凑,内部的涡轮叶片和燃烧室设计,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却又完美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原理。
“嚯,小子,你这搞的什么玩意儿?”
崔进业凑过去,扶了扶老花镜,越看越是心惊。
“这……这涡轮增压的设计,怎么有点像咱们航空发动机上的技术?
你小子可以啊,都会举一反三了。”
他指着图纸上的一个部分,半开玩笑地说道。
“你这发动机,是准备上天吗?”
康临被吓了一跳,回头看到是崔进业,这才松了口气。
“崔老,您怎么来了。”
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您还真说对了,我这设计,确实借鉴了不少航空发动机的优化升级技术。”
“哦?说来听听,你设计这个干什么用?不是给无人机的吧?
这玩意儿的功率可比无人机发动机大太多了。”
崔进业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康临索性也不藏着掖着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崔老,我想……自己造一辆新能源超跑。”
崔进业愣住了。
造……超跑?
他看着康临,又看了看屏幕上那张“要上天”的发动机图纸。
沉默了几秒钟,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好小子!有志气!”
他非但没有反对,反而重重地拍了拍康临的肩膀。
“想法不错!年轻人就该有这种敢想敢干的劲头!
正好,你把无人机发动机的优化技术用在汽车上,也算是技术转化了。”
很快,邓利和院士也闻讯赶来,听完康临的计划后,同样表示了支持。
“不反对,我们绝对不反对。”
邓利和笑呵呵地说,“你想做就放手去做,研究所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需要什么技术支持,尽管开口。”
两位院士的鼓励,给康临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向两位院士解释,这台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
其实是在他之前为侦察无人机设计的模型发动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其中最核心的那些优化技术。
比如高效燃烧、涡轮动态匹配等等,都属于他个人的知识成果。
相关的技术论文他甚至都已经写好了,就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发表,然后注册专利。
这不仅是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是为了将来可能的商业化运作铺路。
就在康临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研究所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舰载侦察无人机的各项测试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整个研究所灯火通明,所有人都投入到了高强度的工作中。
一时间,也没人顾得上康临了。
只有在遇到实在无法攻克的技术难题时,大家才会让他这个“外挂”出马救火。
这反而给了康临大把的空闲时间。
他乐得清静,一头扎进了自己的超跑研发计划里。
画图纸,做仿真,联系加工中心……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然而,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快就摆在了他的面前。
钱。
研究所虽然支持他,但不可能无偿提供所有资源。
按照规定,他使用加工中心的设备。
购买各种昂贵的特种合金、碳纤维材料,都需要自行付费。
尽管研究所只按成本价收取了象征性的费用。
但对于一个顶尖超跑项目来说,这依然是一笔天文数字。
康临看着自己银行卡里那点可怜的余额,陷入了沉思。
看来,光有技术还不行。
他摸出手机,找到了通讯录里那个熟悉的号码。
是时候……向老爹求助了。
喜欢课余手搓战机,你管这叫高中生?请大家收藏:(m.zjsw.org)课余手搓战机,你管这叫高中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