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公主。” 商鞅接过锦袍,指尖触到温润的丝线,心里微微一动。
“谢啥?” 嬴玉看着他,眼里闪着光,“这是你应得的。对了,我听陈河说,你打算在全国推行‘军功爵登记制’?让百姓随时能报名从军?”
“嗯。” 商鞅点头,“河西一战,让我看清了 —— 新法不仅要变制度,还要变民心。让百姓知道,军功爵不是虚的,是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实在东西。”
嬴玉突然鼓起勇气,抬头看着他:“那…… 我能为军功爵制做点什么?我可以去各县宣讲,告诉百姓从军的好处!”
商鞅看着她眼里的认真,笑了:“好啊。公主若去,百姓们定会更信新法。”
嬴玉欢呼一声,转身就跑,跑到门口又回头,小声道:“锦袍…… 你要常穿。”
河西大捷的消息,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了诸侯列国的心上。最先坐不住的是周天子。洛阳王宫内,周显王捧着秦国送来的捷报,手指在“斩首五千”四个字上反复摩挲,眉头皱成了疙瘩。
“王上,秦国大胜魏国,这…… 这可不是好事啊。”太傅颤巍巍地说,手里的玉圭都快捏碎了,“当年平王东迁,秦襄公护驾才得西陲之地,如今他们连魏国都能打赢,怕是要染指中原了!”
“不然还能怎样?”周显王叹了口气,瘫在王座上,“秦使就在宫外等着,难道要拒了他们的捷报?魏国都求和了,咱们这空头王室,还能派兵去管不成?”
大臣们炸开了锅。有的说“该封爵安抚,免得秦国打过来”,有的喊“秦国狼子野心,不能助长其势”,吵了半天,最后还是太宰说了句实话:“王上,如今列国争霸,咱们只剩个‘天子’的名分。秦国要的不过是个名分,封他个‘西戎伯’,承认他在西陲的地位,至少能稳住一时。真要是惹恼了秦国,他们兵临洛阳,咱们连这王畿都保不住。”
周显王闭着眼沉默了半晌,终于摆摆手:“就依太宰说的办。备礼,封秦孝公为‘西戎伯’,赐彤弓矢、秬鬯酒,就说…… 周天子嘉其‘攘夷安边’之功。”说罢,他疲惫地靠在王座上,望着空荡荡的大殿,想起先祖周武王伐纣的盛况,忍不住叹了口气 —— 这天下,早就不是周天子的天下了。
魏国的反应更是炸开了锅。大梁王宫,魏惠王把河西败报摔在地上,羊皮卷被踩得稀烂:“废物!一群废物!三万精兵,连个龙门渡都攻不下来,还让秦人斩了五千首级!公子卬呢?让他给寡人滚进来!”
公子卬光着一只脚,裘皮袍上全是泥污,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王兄息怒!不是臣弟无能,实在是秦军太凶了!他们嘴里喊着‘斩一首晋爵’,连奴隶都敢拼命,跟疯了似的……都是不要命的主啊!”
“晋爵?”魏惠王气得踹翻了案几,青铜酒樽滚了一地,“商鞅搞的那套军功爵,真有这么邪门?咱们魏国也有军功制,怎么就练不出这样的兵?”
相国惠施赶紧劝:“王上息怒。秦国变法确实狠,连宗室都敢动刑,赏罚分明,士兵自然肯拼命。咱们还是先稳住,归还少梁、临晋等地,先让秦军退了,再从长计议。”他顿了顿,低声道,“再说,韩国申不害变法、齐国邹忌改革,都在图强,咱们若跟秦国死磕,怕是会被其他国家钻了空子。”
魏惠王脸色稍缓,却仍咬牙切齿:“商鞅…… 寡人记住他了!当初怎么就没听公叔丞相的话,杀了他呢!这笔账,迟早要算!”
赵国邯郸的朝堂上,赵肃侯正拿着河西战报,对大臣们说:“你们都看看!秦国以前在咱们眼里,就是西陲的蛮夷,如今竟能大败魏国 —— 商鞅这变法,到底有什么门道?”
上卿蔺相如道:“秦国胜在‘实’。他们的军功爵,不是空头赏赐,是真给田宅、真免徭役,百姓看得见好处,自然肯拼命。咱们赵国也该学学,不能总靠着胡服骑射的老本。”
“学?”宗室大臣赵成哼了一声,“学他们割宗室的鼻子?学他们让奴隶当贵族?那不乱了套了!依我看,秦国就是一时侥幸,等魏国缓过劲来,定能收拾他们。”
赵肃侯没说话,只是把战报折起来,心里却打起了算盘 —— 或许,该派个使者去秦国,好好看看那军功爵制到底是怎么回事。
韩国新郑,韩昭侯召来申不害:“申相,秦国打赢了魏国,你怎么看?”
申不害正在修订《刑符》,闻言放下笔:“秦国变法,重‘法’更重‘利’。他们把军功和百姓的生计绑在一起,这股劲就比咱们足。咱们韩国的变法,重权术,轻实效,士兵打仗看不到实在好处,自然不如秦军勇猛。”
韩昭侯叹了口气:“寡人也知道,可宗室阻力太大,想给士兵加赏,他们就哭穷说国库空……”
“那就学秦国,拿无主之地赏!” 申不害道,“把那些兼并的贵族土地收回来,赏给立功的士兵,看他们还敢不敢阻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战国仙缘:商君鞅途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战国仙缘:商君鞅途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