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错抱拳:“末将领命!”
商鞅最后看向临淄的方向,沉吟道:“齐国田因齐素来狡猾,不妨派个能言善辩之士去,许他盐铁互市之利,让他坐山观虎斗。”
“六日后,他们就会各自退兵。”商鞅满怀信心的说道。
布置完毕,天将破晓。商鞅推开窗,寒风灌入,吹得烛火剧烈摇晃。远处的宫城轮廓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像一头蛰伏的巨兽。他知道,这场仗不仅要在战场上打,更要在各国的朝堂上、君王的猜忌里打。
三日后,各国都收到了魏国的合纵盟约。魏惠王的使者骑着快马,带着烫金的国书,扬言“秦君病危,国无长君,正是天下共讨逆秦之时”,许诺灭秦之后“瓜分关中,各得其利”。
消息传到栎阳,商鞅正在主持春耕典礼。百姓们看到商君亲自扶犁,将第一粒稻种播入土中,原本惶恐的心渐渐安定下来。典礼结束后,商鞅对围观的百姓高声道:“新法不变,赋税不增,诸君安心耕织,勿信谣言!”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音传到宫墙内,让病榻上的秦孝公微微睁开了眼,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
魏国都城大梁的雪,总带着一股子铁锈味。相国王宫的青铜鼎里燃着昂贵的兰炭,却驱不散殿内的焦躁。魏惠王将秦国密报拍在案上,羊皮卷上“秦孝公病危”五个字被他的指节按得发皱。
“诸位看看!”他猛地起身,玄色龙纹朝服扫过案上的酒爵,“秦君垂危,商鞅刚平内乱,国中必定空虚!当年河西之战,我大魏损兵六万,丢了七百里沃土,此仇不共戴天!”
庞涓按剑出列,甲片碰撞声清脆刺耳:“大王英明!臣已核查过,秦军在河西仅布防三万,且多是新募锐士。臣愿率十万武卒出征,一月之内定能踏平栎阳,生擒商鞅!”
站在殿角的惠施轻轻咳嗽一声。这位以“合同异”闻名的辩者今日换上了素色儒袍,手中玉笏轻叩地面:“大王,秦军锐士虽新,却经河西之战历练,其战力不亚于魏武卒。且六国素有嫌隙,合纵未必能成。”
“惠施!”庞涓怒目圆睁,铜盔上的红缨剧烈晃动,“你可知魏武卒甲胄重十二石,弓弩射程达三百步?商鞅的锐士不过是些穿皮甲的农夫,何足惧哉!”
魏惠王不耐烦地挥手:“够了!本王已派使者携河西地图前往赵、韩、楚、燕、齐,许以分地之诺。庞涓,你即刻调河东郡驻军集结,待六国联军成型,便直扑河西!”
“臣遵旨!”庞涓抱拳的动作震得地面发颤,眼底却掠过一丝隐忧 —— 他昨夜收到密探回报,秦军在函谷关增设了三座箭楼,司马错的旗号已出现在阴晋城外。
三日后,大梁城外的校场上,五万魏武卒列成方阵。士兵们身披重甲,手持长戟,甲片在雪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庞涓骑着黑马立于阵前,看着副将点数粮草:“五十万石粟米,两万支箭簇,够支撑三月战事。”他忽然勒转马头,“去查,韩国那边为何还没动静?”
使者匆匆回报时,他正在擦拭祖传的吴钩:“韩侯说,要等赵国先出兵。”
庞涓冷笑一声,将剑掷回鞘中:“告诉韩侯,若三日内不见韩军过黄河,河西的新郑故地,便与他们无关了。”
赵国邯郸的宫墙爬满了枯藤,赵肃侯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被白雪覆盖的太行山脉。肥义捧着合纵盟约,羊皮卷上的朱印在寒风中微微作响:“大王,魏国许给我们上党郡的三座城邑,这是削弱秦国的绝佳机会。”
“绝佳机会?”赵肃侯转身,狐裘领口沾着雪粒,“当年石门之战,我们借道给魏国,结果他们反手就占了我们的少水。你信庞涓的承诺?”
肥义沉默片刻,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可商君这几年在河西大肆垦荒,已囤积了三百万石粮草。若让他再发展下去,迟早会觊觎我们的晋阳。”
正说着,内侍捧着一只锦盒匆匆上楼:“大王,秦国使者白雪送来国书,还有这个。”
锦盒打开的瞬间,一道青光闪过——里面是块鸽卵大的暖玉,入手温润,玉上雕刻着邯郸城的轮廓。赵肃侯挑眉看向国书,白雪的字迹清隽有力:“秦愿归还少水三城,与赵永结秦晋之好。若赵不参与合纵,商君愿以河西战马三百匹相赠。”
“修仙者的手笔倒是阔绰。”赵肃侯摩挲着暖玉,忽然笑了,“肥义,你说这白雪,会不会是商鞅的细作?”
“无论是不是,”肥义躬身道,“少水三城是实,战马也是我们急需的。魏国的许诺是空,秦国的诚意是实。”
赵肃侯将暖玉揣进怀里:“传旨,让边境守军紧闭关卡,任何人不得借道给魏军。另外,派使者去临淄,问问齐侯的意思。”
楚国郢都的雨,总带着黏腻的湿热。楚威王站在章华台的回廊上,看着内侍将魏国的合纵盟约浸入水中——羊皮卷上的字迹遇水即化,露出底下“割让陉山”的暗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战国仙缘:商君鞅途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战国仙缘:商君鞅途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