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南岸的风带着潮湿的土腥味,吹得岸边的芦苇沙沙作响。商鞅一家三口站在一处杂草丛生的土坡前,眼前是半掩在灌木中的土坑墓入口——洞口仅容一人通过,黑黢黢的,隐约有淡淡的魔气从里面渗出,与之前在废弃工厂闻到的气息如出一辙。
“里面魔气很重,还有阵法波动,应该是黑袍人布下的陷阱。” 白雪指尖泛着淡绿灵光,轻轻拂过洞口的杂草,灵光刚触到魔气,就泛起一阵细微的涟漪,“他们应该早就料到我们会来这里找青铜片,特意设了埋伏。”
商鞅握紧手中的界碑碎片,碎片的青光比刚才弱了些,显然是被洞内的魔气压制。他俯身看向洞口,能听到里面传来微弱的“滴答”声,像是水滴落在石头上,却又带着一丝诡异的节奏,不似自然之声。“不能贸然进去,万一触发陷阱,不仅找不到青铜片,还会打草惊蛇。”
念秦蹲在土坡边,伸手拨弄着脚下的野草,脸上带着几分失落:“那我们找不到青铜片了吗?没有青铜片,就不能加固灵脉了吗?”
商鞅摸了摸儿子的头,刚想安慰他,肚子却不合时宜地“咕咕”叫了起来——从早上出门到现在,他们只吃了早餐,又在博物馆逛了半天,还在渭水边走了许久,早就饿了。念秦听到声音,也捂着肚子笑了:“爹,你也饿啦!我刚才就想说,可是看到你们在想事情,没好意思说。”
白雪忍不住笑了,拉着两人的手:“先不找了,我们去附近的小吃街吃点东西,顺便打听一下这个土坑墓的情况。老张说渭水南岸有个‘秦味小吃街’,里面的凉皮、肉夹馍很有名,我们去尝尝。”
“好啊好啊!”念秦立刻来了精神,拉着商鞅的手就往坡下走,阿鸾也从他怀里探出头,啾鸣着像是在附和。
三人沿着渭水岸边的小路往小吃街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路过一处农田时,看到几个农民正在田里劳作,他们手中的农具是铁制的,比秦代的农具更轻便、更锋利,田埂边还放着一台小型的“耕地机”——不用牛拉,靠“汽油” 就能运转,不一会儿就耕好了一片地。
“凡间的农具好厉害啊!不用牛也能耕地!”念秦指着耕地机,眼睛瞪得大大的。
商鞅看着那台耕地机,心中满是感慨。当年他在秦国推行“废井田,开阡陌”,鼓励百姓用铁制农具,可那时的铁犁还需要牛拉,一天也耕不了几亩地。如今两千年过去,凡间的农具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地步,百姓再也不用为了耕地而辛苦,这正是他当年变法想要看到的景象——百姓安居乐业,不再受温饱之苦。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前方渐渐传来热闹的人声,空气中弥漫着辣椒油、醋和烤肉的香味——秦味小吃街到了。
小吃街是一条石板铺成的小巷,两旁摆满了摊位,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人。有的摊位在卖凉皮,红白相间的凉皮上浇着辣椒油、醋、蒜末,撒着黄瓜丝和面筋,看着就让人流口水;有的摊位在卖肉夹馍,金黄的馍从中间切开,夹着肥瘦相间的腊汁肉,咬一口满是肉香;还有的摊位在卖甑糕,糯米上裹着红枣和豆沙,甜而不腻,是念秦从未见过的吃食。
“好香啊!”念秦拉着白雪的手,眼睛盯着一个凉皮摊位,脚步都挪不动了。
白雪笑着点头:“那我们就吃凉皮和肉夹馍好不好?”
三人走到凉皮摊位前,摊主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大妈,看到他们过来,热情地喊道:“三位要几份凉皮?加不加辣?我们家的凉皮是手工做的,筋道得很!”
“三份凉皮,两份加辣,一份微辣。”白雪笑着说,特意指了指念秦,“给孩子的少放辣。”
“好嘞!”大妈麻利地从盆里捞出凉皮,切成宽条,放进碗里,依次加入辣椒油、醋、蒜末、黄瓜丝、面筋,最后再淋上一勺芝麻酱,动作熟练,很快就做好了三份凉皮。
商鞅接过凉皮,刚要付钱,就听到旁边传来一个年轻的声音:“阿姨,也给我来一份凉皮,多放辣!”
三人回头,看到一个穿着蓝色校服的年轻男子,背着一个黑色的书包,书包上挂着一个小小的青铜剑挂件,脸上带着几分学生气。男子大约二十岁左右,看到商鞅手中的界碑碎片(刚才拿出来准备感应灵气,忘了收回去),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好奇地问:“同学,你这块碎片是哪里买的?看起来好像秦代的文物啊!你也喜欢秦代历史吗?”
商鞅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是在问自己。他将界碑碎片小心收好,笑着说:“不是买的,是偶然得到的。我确实对秦代历史很感兴趣,你呢?”
“我叫秦浩,是咸阳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学生,主攻秦代史!” 男子兴奋地伸出手,“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就是商鞅!他的变法太厉害了,要是没有他,秦国根本不可能统一六国,中国的历史都要改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战国仙缘:商君鞅途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战国仙缘:商君鞅途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