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微微颔首,看向那公子哥,声音不高,却带着洞察一切的冷冽:“冒充朝廷命官,伪造官府印信,诈取赴考举子盘缠。按《唐律》,徒三年,流三千里。你是自己招认,还是让本官搜身?”
那公子哥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双腿一软,扑通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大……大人饶命!小人……小人知罪!小人一时糊涂!银子……银子还在小人身上!这就还!这就还!”他手忙脚乱地从怀里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抖着手捧过头顶。
衙役上前接过钱袋,递给那老者。老者捧着失而复得的银钱,老泪纵横,对着沈砚的轮椅连连叩首:“青天大老爷!谢谢青天大老爷!您……您真是救了我全家性命啊!”
沈砚面色依旧沉静,吩咐道:“锁了。带回县衙,详查其过往劣迹,同伙几何,所骗银钱流向。凡有被骗举子,一律登记造册,核实发还赃银!”
“是!”衙役们轰然应诺,利索地给那面如死灰的公子哥上了枷锁。
沈砚的目光扫过周围激动的人群,最后落在那位千恩万谢的老者身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字字清晰:“春闱在即,朝廷严令肃清科场积弊,凡有敢趁机敲诈勒索、行骗举子者,严惩不贷!诸位赴考士子,亦当谨守本心,莫信旁门左道,唯真才实学,方是正途!”
人群爆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掌声。沈砚微微抬手示意,衙役便推着轮椅,准备离开这小小的喧闹漩涡。
就在人群渐渐散开之际,街边一间雅致的绸缎庄二楼临窗的雅座内,一道清澈如泉水、带着好奇与探究的目光,正一瞬不瞬地追随着那缓缓离去的轮椅背影。
窗边坐着一位少女。她身着鹅黄襦裙,外罩一件浅碧色半臂,乌发如云,只簪着一支素雅的玉簪。肌肤胜雪,眉目如画,一双杏眼灵动澄澈,顾盼间带着不谙世事的天真与一丝皇家特有的矜贵。正是微服出宫、到朱雀大街采买新奇玩意的三公主李华阳。她身边侍立着一个同样衣着朴素、但眼神机警的侍女彩云。
“彩云,方才那位坐在椅上审案的官儿,就是这几日宫里宫外传得沸沸扬扬的……那位破了贡院奇案、擒了巨贾贾世仁的大理寺卿沈砚?”三公主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目光依旧追随着沈砚消失在街角的背影。
“回殿下,正是沈寺卿。”彩云低声回答,语气恭敬,“听说破案时伤得极重,看样子还未痊愈。”
“哦……”三公主轻轻应了一声,长长的睫毛眨了眨,若有所思。“他看起来……好生年轻。坐在那椅中,脸色白得吓人,可说话……还有那眼神……”她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不怒自威,却又……让人莫名安心。那老丈哭得那样惨,他一到,三言两语,便定了乾坤,骗子伏法,银子也追回来了……”她的目光转向楼下人群中还在抹泪、对着沈砚离去方向作揖的老者,眼中流露出真切的同情与敬佩。
“是呢,殿下。”彩云顺着公主的目光看去,“这位沈大人,破得了惊天大案,也管得了市井小民的不平事。奴婢听说,他断案如神,明察秋毫,最是公正不过了。”
三公主没有接话,只是端起手边的蜜水,小口啜饮着,目光却飘向了沈砚消失的街角方向,清澈的眼眸深处,漾起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涟漪。那苍白而坚毅的侧脸,那清冷却带着力量的声音,还有那句“唯真才实学,方是正途”的话语,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悄然留下了痕迹。
朱雀大街依旧喧嚣繁华。绸缎庄二楼的雅座,恢复了平静。三公主放下杯盏,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光滑的杯沿,唇角微微弯起一个极浅的弧度,低声吩咐道:“彩云,回宫吧。”
马车驶离喧嚣的朱雀大街,驶向巍峨的宫城。车厢内,三公主倚着软垫,窗外掠过的街景似乎都模糊了,唯有那个坐在轮椅中、苍白却如山岳般沉稳的身影,在她脑海中愈发清晰起来。她轻轻闭上眼,仿佛还能听到那清冷的声音在耳边回响。
大明宫的飞檐在望,宫女太监们恭敬地垂首侍立。三公主李华阳步下马车,步履轻快地穿过长长的宫廊,裙裾拂过光洁的金砖,留下一阵若有似无的香风。
“殿下今日似乎心情甚好?”贴身大宫女迎上来,笑着接过她的披风。
三公主脚步微顿,白皙的脸颊飞起一抹不易察觉的薄红,清澈的眼眸弯了弯,如同新月映水:“嗯……是见到了些……有趣的人事。”她声音轻快,带着少女独有的雀跃,随即又像想起什么,问道:“父皇……今日在何处?”
“回殿下,陛下此刻应在麟德殿批阅奏章。”大宫女答道。
三公主点点头,脚步轻快地朝自己寝殿方向走去,口中却似是无意地轻轻哼起一首不成调的宫中小曲,曲调里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春日般的微醺暖意。
麟德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唐案奇录:法医娇娘与铁面县令请大家收藏:(m.zjsw.org)唐案奇录:法医娇娘与铁面县令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