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案的余波渐渐平息,清河县迎来了短暂的安宁。市井街巷恢复了往日的喧闹,百姓们谈论的不再是令人色变的“河神”与水匪,而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
这日清晨,玲珑挎着菜篮,脚步轻快地穿梭在东市的早集上。空气中弥漫着新鲜蔬果的清香、油炸点心的焦香以及各种杂货混合的气味,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她熟练地挑选着时令菜蔬,与相熟的摊贩讨价还价,顺带听了一耳朵街坊邻里的最新八卦。
“张婶,这芥菜瞧着水灵,来两把!”
“好嘞!玲珑姑娘,今早刚摘的,保准水嫩!”卖菜的张婶利落地称重打包,压低声音道,“听说前两天县衙庆功,雷捕头又能耍大刀了?真是菩萨保佑,沈姑娘真是活菩萨啊!”
玲珑与有荣焉地扬起下巴:“那是!我家小姐出手,自然药到病除!”她付了钱,又转到隔壁肉摊。
卖肉的王屠夫一边剁着排骨,一边对旁边粮铺的伙计抱怨:“...可不是嘛!老李头昨天扛着锄头从北坡下来,愁眉苦脸的,说地里瞅见不少‘蚂蚱孙子’,蹦跶得贼凶,个头还不小!看着心里直发毛!”
粮铺伙计叹了口气:“唉,可不是嘛!我们东家昨儿个也嘀咕呢,说今年天时有点怪,开春早,雨水又比往年少了些,别真招了蝗神吧?那可真是要了命了!”
“呸呸呸!快别乌鸦嘴!”旁边一个买豆腐的大娘连忙打断,“好日子才过了几天?可经不起折腾!洪武年间那场大蝗灾,我爷爷那辈人逃荒过来的,提起来都打哆嗦!”
“蚂蚱孙子”?“蝗神”?玲珑挑拣茄子的手微微一顿,竖起了耳朵。她自幼跟随小姐在山中学医,虽不事农耕,但也听师傅提起过蝗灾的可怕,那是能令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大灾荒!
她不动声色地又逛了几个摊位,发现不止一两个人隐隐约约地提及田间地头似乎蝗虫比往年多,且出现得早,神情间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玲珑心里咯噔一下,没了闲逛的心思,匆匆买了些必需品,便提着篮子快步往回走。
回到县衙后院,沈清漪正在整理药圃,见玲珑回来得比平日早,神色也有些不对,便问道:“怎么了?可是街上有什么事?”
玲珑放下篮子,凑近低声道:“小姐,我刚才在集市上,听好几个乡亲都在说,田里好像发现了不少蝗虫,比往年多,还担心会不会闹蝗灾呢!”
“蝗灾?”沈清漪闻言,神色立刻凝重起来。她放下小铲,站起身,“你可听仔细了?他们具体怎么说?”
“就说北坡、西洼那边好些地里都见了,蹦跶得厉害,老农看着心慌。”玲珑回忆着,“粮铺的伙计还说今年天时怪,开春早雨水少...小姐,蝗灾真的很可怕吗?”
沈清漪面色沉静,眼神却变得深远:“岂止是可怕。医书有载,‘蝗灾起,饥馑至,大疫随行’。飞蝗过境,寸草不留,百姓颗粒无收,饿殍满地之际,往往伴随时疫横行,死者枕藉...乃是人间大劫。”她顿了顿,又道,“师傅留下的手札里也曾提及,前朝末年一场特大蝗灾,致使中原十室九空,直接动摇了国本...”
玲珑听得小脸发白:“这么厉害?!那...那咱们清河...”
“目前只是零星征兆,未必真会成灾。但此事绝不可掉以轻心。”沈清漪沉吟道,“我需立刻去告知陆大人。”
书房内,陆明渊正在批阅公文。听闻沈清漪和玲珑带来的市井见闻,他的眉头立刻锁紧了。
“蝗虫异常?”他放下笔,神色严峻,“此事非同小可。”他立刻扬声唤道,“张龙赵虎!”
两人很快赶来:“大人有何吩咐?”
“你二人立刻带几个得力人手,分头去县城周边几个主要的村落,尤其是北坡、西洼一带,秘密查访。仔细询问老农,田间蝗虫情况究竟如何?数量、密度、与往年相比是否真有异常?切记,态度要谦和,莫要引起百姓恐慌。”陆明渊命令道,语速快而清晰。
“是!大人!”两人意识到事情重要性,领命匆匆而去。
陆明渊又对主簿道:“立刻去户房,调阅近十年清河县乃至整个靖州关于蝗灾的记载,包括发生年份、征兆、波及范围、损失几何,以及官府当时的应对措施,尽快整理呈报给我。”
“属下遵命!”主簿也急忙退下。
书房内一时只剩下陆明渊、沈清漪和玲珑。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大人是担心...”沈清漪轻声道。
陆明渊目光扫过案头那本尚未合上的、记录着去岁“防治蝗灾备用药物”巨额开销的黑蛟帮账册,眼神冰冷:“黑蛟帮账册上那笔糊涂账,去岁秋后,‘购防治蝗灾备用药物若干,支银三百两’...如今看来,恐怕绝非巧合。”
沈清漪瞬间明了他的意思,倒吸一口凉气:“大人是说...他们或许早已预见到蝗灾可能发生?甚至...那笔银子购买的根本不是药物,而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请大家收藏:(m.zjsw.org)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