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再经过深度开发之后,所爆发出来的力量简直骇人听闻。
最近一段时间热兰遮的对外购入基本上都是粮食,而这些粮食来自南亚的各个国家。
“只一个交趾就抵得上两个湖广都不止。”周小龙也是颇为感叹。
“船已经装满了?”关鳞看着岸边停泊的海运3号和海运4号问道。
“装满了。”周小龙点头,“所以才要跟总部确认下一批货物的种类。”
由于陆上战事的关系,丝绸、瓷器、茶叶的出货量骤减到近乎于无,所以当秦府那批货物到来的时候就遭到了哄抢。
“呃,还是以丝绸、茶叶和瓷器为主吧,另外镜子也可以多一些,玻璃器皿就算了。”关鳞很清楚什么好卖什么不好卖,熟悉各种货物的销售情况这对于他这个来船长来说是最基本的。
“那自行车、钟表什么的呢?”周小龙掏出了铅笔和记事本。
“也不要了,上次库存的还没卖光。”关鳞也同样摇摇头。
新的商品是否畅销,还需等第一批商品被送回欧洲去,再由返航的船员带回来的消息才能确认是否好卖。这其中至少要有一年到一年半的周期。
所以也并不是自行车和钟表不好,而是因为这两种东西都需要经过市场反馈才能知道是否畅销。
至于镜子,这是个特例。
毕竟此时的欧洲也已经有了玻璃镜子,只是产量十分稀少算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消费品,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商人才会带上一点……但不是运回欧洲去,而是卖到印度、波斯去。
目前规模最大的、最受欢迎的商品仍是老三样。
“唉,估计老师要不高兴了……”周小龙嘟囔着将关鳞的吩咐记录下来。
“哦?为什么不高兴?这不是卖得挺好吗?”关鳞以前并不关心这方面的问题,若不是周小龙在这嘀咕他还不知道肖恒在出口什么货物上居然还有倾向。
“因为这些都是农场品,只有瓷器可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但大规模生产瓷器得不偿失。”周小龙摇头道。
“为什么得不偿失?”关鳞奇道。
“因为瓷器本身的需求量就不算特别大,之前之所以价值高是因为储运困难,再加上运量比较低,所以造成了物以稀为贵。”
周小龙直接将肖恒的分析搬了出来:
“但如果开始大批量生产瓷器,那么欧洲那边的价格很快就会大幅度下跌……毕竟这东西轻易不会坏,保存好的还能当传家宝。”
“而且最重要的是瓷器也没太大的更新换代的需求。”
“老师谋求的是那种能够大批量生产,需求量高、同时赚钱也多的产品。”
周小龙拿出了肖老师的架势说道。
“这似乎有些矛盾?”关鳞不解到。
“其实不矛盾。例如手表实际上就是用了玻璃、铁和黄铜罢了,单独拿出来都不值钱,但组合在一起却比同等重量的黄金都贵。”周小龙举了个很恰当的例子。
这就是所谓的附加值。
后世附加值最高的产品大概就是芯片了——从沙子到芯片的过程堪比点石成金,随处可见的沙子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后,其价值提升了无数倍。
“老师就一直想给这些工业产品打开销路,说是一旦这些产品变成了必需品,那咱们就再不用考虑钱的问题了。”周小龙如是说。
“只可惜荷兰人并不喜欢钟表和自行车……”关鳞叹息到道。
“也不知道老师看到这份清单后会不会生气。”周小龙担忧道。
……
恭州城,秘书处。
肖恒正与秦国城讨论事情时,有人打断了两人的谈话,并交给肖恒一张纸条。
最开始,肖恒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不过很快肖恒就皱起了眉头。
“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吗?”秦国城忍不住问道。
“没什么,就是热兰遮那边的电报。”肖恒将电报递给了秦国城。
“好消息啊!”秦国城看到第一行消息立即精神一振。
“这下子那帮地主可就要傻眼了……”秦国城笑道,“之前到的那批粮食还没卖光呢,再加上这两船……呵呵,若是一直能按照这个效率倒卖粮食,那么那些地主到秋收前都不用卖粮食了。”
“可以,但没必要。”肖恒笑道,“只是打压一下他们,并不是要打死他们。”
肖恒这句话说得极有底气,毕竟从南亚买的这些粮食价格实在太低了,再加上一直都是走水运,运输成本也不是很高,所以即便卖到秋收价格的一半也仍是赚钱的。
所以在粮食问题上秦府占尽了优势。
不过就像肖恒说的,适度的打压有助于秦府在四川的统治,但一棒子打死那可就容易催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了。
毕竟其中不少地主也投资矿业生产,而这却是跟秦府息息相关的……眼下无论多少矿石都喂不饱秦府这个庞然大物,没必要因为粮食问题而损失矿石产量。
“既然如此,那你又为何皱眉?”秦国城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南宋能网购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在南宋能网购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