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杨革勇则继续他的“土法子”管理。他发现那些试图“优化”地窝子的老外家庭很有创意,干脆成立了一个“地窝子改造兴趣小组”,由农场提供基础工具和安全材料,让游客们自由发挥,还设立了“最佳创意改造奖”,奖品是一顿免费的烤全羊。
这个活动大受欢迎,甚至吸引了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华夏游客参与。
杨革勇看着那些被改造得五花八门的地窝子,咧嘴一笑:
“挺好,他们自己动手,还帮咱们维护了,省了工钱。”
德州农场的这片地窝子区域,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实验场。
它放大了某些群体的虚荣、矫饰和身份焦虑,也展现了普通人(无论中外)寻找乐趣、亲近自然、甚至动手创造的朴素欲望。
夜晚,篝火依旧,烤肉飘香。曾经泾渭分明的两类人群,在酒精、美食和欢乐的氛围中,界限逐渐模糊。
一个二代可能正在用流利的英语向一个米国大学生解释他衣服上的潮牌logo,而那个米国大学生则在教他如何玩一种愚蠢但有趣的手指游戏。
叶雨泽和杨革勇站在远处的高地上,看着这片灯火与星光交织、充满了欢声笑语与荒诞戏剧的土地。
“哥,你看,他们其实也挺可爱的,对吧?”叶雨泽忽然说道。
杨革勇哼了一声,灌了一口啤酒:
“一群傻小子和傻姑娘……不过,比那些只会指手画脚的强。至少,他们真金白银花了钱,也……也算拉动了咱们这儿的GDP。”
两人相视而笑。夜空下,德州农场的传奇,还在继续。
而地窝子的故事,也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毕竟,只要这世界上还存在想要通过“受罪”来证明自己“不凡”的人,叶雨泽和杨革勇就永远不愁没有生意。
喜欢大国军垦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国军垦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