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宫中能望见大师的舍利塔,高宗经常哀恸感伤。于是迁大师灵骨,由白鹿原到樊川,并在其地修建了五层灵塔。中宗皇帝追谥大师为“大遍觉法师”,在此处建了大遍觉寺。肃宗皇帝拜谒灵塔后,并题写“兴教”二字,后来便被称为了兴教寺。民国时,蒋委员长曾来此拜塔,之后周总理也曾陪印度总理尼赫鲁参拜。然而物是人非,辉煌难再。沧桑斑驳的灵塔,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追慕和唏嘘!
玄奘大师27岁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行程五万里,经历一百三十八国,带回经论六百五十七部。斯人已故,千载悠悠!对于玄奘大师,我们这些后人,只能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所以出于无比的景仰之情,许巍就写过一首《蓝莲花》,特向大师致敬。后来在某一次看过玄奘大师的纪录片后,我竟抑制不住地在屏幕前泪流满面。
鲁迅称玄奘大师,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梁启超赞玄奘大师,为“千古第一人!”玄奘大师的传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也被梁启超赞为“古今所有名人谱传中,价值应推第一!”如果只读一本名人传记,那就来读它吧;如果只读一本伟人传记,那就来读它吧;如果只读一本圣人传记,那就来读它吧!最真的西游记,最酷的祖师传!
大师圆寂后两个月,法体形色如常。火化后留下很多舍利子,其中以顶骨舍利为最,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计划偷着把大师的舍利子,全部劫掠到日本。后来事情败露,迫于舆论只带走了三分之一。四九年后,南京灵谷寺设立玄奘大师纪念堂,供奉大师舍利。并应印度政府的请求,将一份舍利送给大师当年的求法之地,那烂陀寺供奉。
玄奘大师除了佛法着作以外,还有一部经常被忽视的传世巨作——《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就是《西游记》的蓝本。此书就像大师在成书时,进表唐太宗时所说:“所闻所历一百二十八国,今所记述,有异前闻,皆存实录。非敢雕华,编裁而成!”真实不虚,准确无误!
因为印度人和中国人相反,不太重视历史,所以并没留下什么文字记录。历史学家评价,如果没有玄奘大师,重建印度史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印度历史来说,怎样评估玄奘大师都不为过。无论怎样夸大玄奘大师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大师是惟一的亮光!很多印度人都不知道现任总统是谁,但没人不知道玄奘大师。
英国考古学家曾和印度学者一道,拿着《大唐西域记》,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按图索骥。竟然陆续发掘出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蓝毗尼等众多佛教圣地,和数不清的名胜古迹。甚至现今印度的国家象征———阿育王柱的柱头和那烂陀寺的遗址,都是根据这本书的精确记载,而发掘出来的!
而且足以让人惊叹的是,根据《大唐西域记》所发掘出的东西。和书上记载的误差,几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见,大师的细致、平实和严谨。不过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大唐西域记》上所记载的,也有不少佛菩萨感应的神奇事迹。有些在常人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
于是有些人毫不犹豫地就说,那是假的,根本就不可能的嘛!然而,果真如此吗?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呢?我想至少,应该心存敬畏吧。或许,莎士比亚的话比较中肯:千万不可妄自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甚至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弥补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喜欢丽江爱情故事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丽江爱情故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