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挑战接踵而至。
首先是被他们寄予厚望的水井。出水量开始明显减少,水质也变得愈发浑浊,带着一股奇怪的硫磺气味。
齐远山判断,可能是地底震动影响了浅层水脉,或者带来了更深层的矿物质。
“这水……还能喝吗?”郭叔叔看着锅里泛着可疑泡沫的煮开的水,忧心忡忡。
“煮沸,多次沉淀,勉强可以维持生存,但长期饮用,恐怕……”
齐远山没有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水源,这个他们好不容易找到的生命线,正在变得岌岌可危。
其次,是气候的诡异变化。
极昼之下,虽然天空永远是亮的,但温度并非恒定。此前还能感觉到相对温暖的“白昼”和寒冷的“夜晚”交替。
但在地底震动之后,气温开始毫无规律地骤降,有时甚至在短短一两个小时内下降十几度,刺骨的寒风毫无征兆地刮起,卷着沙砾和冰晶,抽打在人的脸上、身上,如同刀割。
他们唯一的地窝子,在第一个寒潮来袭时,就显得如此单薄无力。
寒风从每一个缝隙钻入,带走本就微弱的热量。
众人挤在地窝子里,裹着所有能御寒的东西,依旧冻得瑟瑟发抖,牙齿打颤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这样不行。”
江雾吟借着应急灯微弱的光芒,看着身边脸色发青、蜷缩着的付阿姨,声音因寒冷而有些发抖。
“我们必须加固窝棚,寻找更多保暖材料,并且……必须找到更可靠的水源。”
霍清淮的脸色在昏暗光线下显得异常凝重。他握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曾哥,修哥,明天我们扩大搜索范围,重点寻找新的水源,以及可以用于保温的材料,比如泥炭、或者更深层的干土。”他沉声下令,声音因寒冷而带着一丝沙哑。
“付森,郭叔,你们负责加固现有的窝棚,用泥巴把所有缝隙堵死,尽量加厚墙壁和顶棚。齐爷爷,麻烦您再看看,附近有没有什么植物或者矿物,可以辅助净水或者提供热量的。”
任务分配下去,但每个人的心头都笼罩着一层阴霾。希望,似乎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开始褪色。
众人在严寒和疲惫中勉强入睡。
江雾吟靠在霍清淮的身边,感受着他身体传来的微弱热量,却无法入眠。
她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感受着身下土地的冰冷,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渺小感攫住了她。
文明崩塌,天地不仁。他们这群人,真的能在这片荒原上,开辟出所谓的净土吗?
她轻轻挪动身体,更紧地贴近霍清淮。他的手臂环过来,将她搂住,无声地传递着温暖和力量。
“我们会挺过去的。”他在她耳边低语,气息温热。
“只要人还在,希望就在。”
江雾吟没有回答,只是闭上了眼睛。是啊,只要人还在。
鸡群的焦躁,地底的嗡鸣,减少的水源,刺骨的寒风……这些都是考验,无声却残酷。
但他们没有退路,只能向前,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与这片荒原,与这末世,争夺那一线生机。
临睡之前,她仿佛又看到了兰曦基地崩塌的景象。
但这一次,那景象之后,浮现出的,是齐远山捻土勘察的身影,是曾凯和齐修沉默挥镐的坚持,是付阿姨和付叔叔整理物资的细致,是付森咬牙搬运的成长,是霍清淮永远挺直的脊梁。
他们,就是彼此的火种。而这考验,或许正是淬炼这火种,让它燃烧得更旺的火焰。
也许是上天垂怜,一觉睡醒后挖掘的水井又开始正常出水了,而且那股难闻的味道也随着水流量越来越大而减弱。
压在众人心头的巨石终于挪开了,气氛逐渐活络起来。
“江姐,你看!”付森眼尖,发现了几丛异常坚韧、带着尖刺的植物。
“这个能用来做围墙吗?”
江雾吟仔细观察,点了点头:“可以,这种刺丛能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
他们用工具砍下这些枝条,收集起来,攒的够多就可以围起院墙,而首先要保护的自然就是水井。
下午,郭邦和曾凯捕捉到了几只巴掌大类似蜥蜴的小动物。
虽然数量稀少,但无疑是宝贵的蛋白质来源。
齐远山则不顾劳累,在水井旁圈出了一小块相对平整的土地,开始小心翼翼地翻整。
他像对待婴儿一样,将那些珍贵的种子,一颗一颗地埋进贫瘠的土壤里,嘴里喃喃自语,仿佛在祈祷它们能够发芽。
又一天结束,每个人都累得几乎散架,手上磨出了水泡,脸上混合着汗水和泥土。
但看着篝火上烤着的零星肉食,和看着那一小片被圈起来的“田地”,一种久违的、名为“希望”的东西,开始在每个人心中悄然萌发。
接下来的日子,是日复一日的劳作与对生存极限的挑战。
第二个地窝子的挖掘进度缓慢,但每天都在向前推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回到末世前,我嘎嘎囤货》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重生回到末世前,我嘎嘎囤货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回到末世前,我嘎嘎囤货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