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靠近望潮港时,渔民们都在码头等着,看到他们回来,立刻围上来。小海生把铜镜的事告诉大家,渔民们虽然害怕,却还是有人说:“我们跟着你去,望潮港是我们的家,不能让它被归墟吞了。”
苏先生站在祭海坛上,对着大海拜了三拜,然后把镇墟号的船锚立在坛边:“这是三百年前的镇船之物,现在立在这里,能暂挡归墟的魂息。我们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得尽快准备,找海眼,斗墟主,这一次,我们不能再失败了。”
小海生看着远处的黑潮沟方向,海面虽然平静,可他能感觉到,那里藏着巨大的危险。他摸了摸脖子上的贝壳串——是潘大叔女儿送给他的,说能保平安。然后握紧手里的舟眼,舟眼的金光和铜镜的金光遥相呼应,像是在传递着力量。
夜里,望潮港的码头又亮起了船灵灯,这次不是为了送亡者,而是为了祈福。渔民们举着灯,对着大海唱歌,歌声悠扬,飘向黑潮沟的方向。小海生站在灯影里,突然听到海底传来一阵微弱的声音,像是有人在说话,又像是海浪在低语——是墟主的声音,还是海眼的召唤?他不知道,但他知道,新的旅程,已经开始了。
望潮港的潮声在三更天变了调。不再是往日“哗啦—哗啦”的温柔拍打,而是像有无数人在海底敲着船板,“咚咚—咚咚”的闷响顺着石板路往上爬,连妈祖庙的铜铃都被震得乱晃,铃舌撞在钟壁上,发出细碎的“叮铃”声,像在哭。
小海生是被窗棂上的湿冷触感惊醒的。他睁开眼,看见窗纸上爬着无数道水痕,像有人用手指蘸着海水在上面乱涂,凑近一看,水痕里竟裹着细小的白骨,是鱼的脊椎骨,密密麻麻的,看得人后颈发麻。
“是鬼潮要来了。”苏先生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急促的喘息。小海生打开门,看见老人手里攥着半张泛黄的古籍,书页上画着翻滚的潮水,潮水里裹着船骸和人影,旁边写着“鬼潮,沉海亡者怨聚而成,每百年一现,吞活人填海”。
两人往码头跑,刚转过晒鱼架,就看见海面上泛着一层青灰色的光。不是月光,是潮水本身的颜色,像泡了铜绿的水,正往岸边涌来,浪头里裹着些模糊的东西——是破渔网、断船桨,还有半块沾着红毛的船板,正是之前海和尚留下的。
“快喊人!按‘封潮仪式’准备!”苏先生对着晒鱼架后的草屋大喊。渔民们被惊醒,披着衣服跑出来,有的手里还攥着妈祖棍,有的怀里抱着祭灯,脸上满是慌色——老渔民都听过鬼潮的传说,说是沉海的人觉得孤单,要拉活人为伴,三百年前那次鬼潮,半个望潮港的人都被卷走了。
潘大叔的女儿抱着竹篓跑过来,小脸上沾着稻草,却把怀里的贝壳串往小海生手里塞:“爹说过,这串子能挡水鬼,你戴着。”小海生接过贝壳串,冰凉的贝壳贴在掌心,突然传来一阵微弱的震动,像是在回应着什么。
“封潮仪式要三样东西!”苏先生爬上祭海坛,对着下面的渔民大喊,“一是‘潮母佩’,得是渔村最年长的人传下来的,能镇住潮头;二是‘活祭鱼’,要刚从灵脉区捞上来的金鳞鱼,魂息最足;三是‘沉舟木’,就是之前捞上来的镇墟号船板,得烧成灰拌在灯油里!”
人群里立刻有人响应:“我家有潮母佩!是我太奶奶传下来的!”一个白发老太太拄着拐杖走出来,从衣襟里掏出个青绿色的玉佩,上面刻着个妇人的模样,眉眼温柔,怀里抱着条鱼——正是渔民口中的“潮母”,说是掌管潮水的神明。
陆寻提着鱼篓跑过来,里面装着条金鳞鱼,鳞片在灯笼光下闪着光:“刚从灵脉湾捞的,这鱼见了魂息会发光,正好用得上。”鲛人也从水里钻出来,尾巴上缠着块镇墟号的船板,比之前那块更大,上面还留着祭文的刻痕。
渔民们立刻忙开了。有人在祭海坛下挖了个土灶,把沉舟木劈成小块烧,黑烟里竟飘着淡淡的金粉,是木头里残留的灵脉;有人把金鳞鱼放在陶盆里,鱼鳃一张一合,吐出的泡泡泛着淡绿的光;老太太则把潮母佩放在坛中央,玉佩刚碰到坛面,就发出一道青光,海面上的鬼潮竟暂时停了涌势。
苏先生拿着桃木剑,在坛上画着符文,嘴里念着祭词:“潮母显灵,封我港湾;沉舟归位,亡者安息;活鱼引路,莫扰生人……”念到第三遍时,烧好的沉舟木灰已经拌进了灯油里,渔民们把灯油倒进祭灯,点燃后,灯焰竟变成了青绿色,和潮母佩的光一模一样。
“放灯!”苏先生大喊。渔民们举起祭灯,往海里放。青绿色的灯影飘在海面上,像一群小小的鬼火,刚靠近鬼潮,潮水里的船骸就开始晃动,像是在躲避。可就在这时,海底的闷响突然变急,“咚咚”声变成了“砰砰”声,海面上的青灰色潮水突然掀起一道巨浪,浪头里竟裹着个巨大的黑影——是艘完整的沉船,船头上嵌着无数颗白骨做的“眼睛”,正是之前见过的盲船,可这一艘,比之前所有的盲船加起来都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m.zjsw.org)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