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的怨影越来越多了。”潘大叔的女儿跑过来,脸色更白了,“我刚才在码头看到了归魂岛的魂息怨影,有的是守港人,有的是沉海的渔民,他们对着我招手,说要带我去归魂岛,还好贝壳项链的光挡住了他们。”
苏先生抱着古籍残页赶过来,纸页上的字亮着:“残页上说,这是‘怨雾阵’,本源怨用雾和怨影缠住望潮港和归魂岛,让我们看不见彼此,再慢慢吸我们的常念和魂息念,等我们的念散了,它就能打开‘归墟之门’——那是地脉深处连接它老巢的门,打开了,它就能直接从归墟出来,再也挡不住。”
“归墟之门在哪?”小海生问。苏先生指着双脉点的方向:“在双脉点的地脉深处,之前我们布的三生阵挡住了它,现在怨雾阵就是为了破阵,让归墟之门露出来。”
“那我们现在就去双脉点,加固三生阵!”陆寻拔出铁剑。苏先生却摇了摇头:“不行,怨雾阵里的怨影会缠着我们,我们走不出雾;而且归魂岛的魂息被雾挡住,没法过来帮忙,三生阵缺了归乡念,没用。”
“那怎么办?”潘大叔的女儿急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爹的魂息还在归魂岛,要是被雾吸了,就再也见不到了。”
小海生摸了摸胸口的旧渔钩,突然想起父亲教他认雾的场景:“爹说过,望潮港的雾再浓,也挡不住渔灯的光,因为渔灯里有渔民的念。”他抬头看向码头的渔灯,虽然光弱,却还是在亮,“我们可以用渔灯的光,连起望潮港和归魂岛,让魂息看到路,过来帮忙!”
众人眼前一亮。老太太立刻说:“我去把所有渔灯都找来,不管是纸灯还是贝壳灯,都点上!”乡亲们纷纷行动,有的回家拆渔灯,有的去老灯塔搬大灯,小孩们则帮忙递灯油,码头很快就堆满了渔灯,一盏盏点亮,橙红的光、淡蓝的光聚在一起,像一片小星海。
“把渔灯挂在船上,我们开船往双脉点走,让光顺着海面飘,指引归魂岛的魂息!”小海生说。渔民们立刻把渔灯挂在十几艘渔船上,每艘船都由一个熟悉海路的渔民驾驶,灵脉鱼群和鲛人在前面引路,舟眼的金光则挂在最前面的船上,像一盏领航灯。
船队驶进雾里,渔灯的光顺着海面扩散,雾里的黑丝碰到光,纷纷退散。小海生举着舟眼,对着归魂岛的方向大喊:“归魂岛的乡亲们!我们来接你们了!跟着渔灯的光走!”
喊了大概半个时辰,雾里突然飘来一道淡蓝的光——是归魂岛的魂息!是守港人的魂息,他手里还提着一盏旧渔灯,光虽然弱,却很坚定。“我们终于看到光了!”守港人的魂息飘到船边,声音带着激动,“雾里的怨影缠着我们,有的魂息已经散了,潘老海的魂息一直在护着大家,说望潮港的人肯定会来救我们。”
很快,更多的魂息从雾里飘出来,淡蓝的光连成一片,潘大叔的魂息也在其中,虽然比之前淡了很多,却还是举着竹篓,对着小海生笑:“我就知道……你们会来。”
潘大叔的女儿看到父亲的魂息,眼泪终于掉下来,却笑着说:“爹,我就知道你会等着我们。”她把脖子上的贝壳项链摘下来,递给父亲的魂息:“这个给你,能挡怨影。”魂息接过项链,蓝光裹住他,他的光立刻亮了些。
船队终于到了双脉点。双脉点的雾更浓,雾里的黑丝已经缠上了之前布的三生阵,阵的光弱得快要看不见了,地脉深处传来一阵微弱的震动,像是归墟之门要开了。
“快布阵!”苏先生大喊。乡亲们把船上的渔灯都卸下来,围成一个大圈,常物放在圈中间;归魂岛的魂息则围成内圈,魂息的光和常物的光融合;老太太把护港符放在圈的中心,符上的渔徽亮起来,淡金的光裹住整个圈。
“以常念为链,以归乡为结,以护港为心——三生阵,起!”小海生举起舟眼,金光对着中心的护港符射去。瞬间,常物的光、魂息的光、护港符的光聚在一起,形成一道五彩的光链,像一张网,裹住双脉点,雾里的黑丝碰到光链,纷纷化成灰,雾也开始慢慢散了。
地脉的震动越来越强,归墟之门的轮廓在雾里隐约可见——是一道黑缝,缝里冒着浓黑的气,本源怨的声音从缝里传出来,带着冰冷的恨意:“你们挡不住我……归墟之门开了,望潮港和归魂岛,都会变成我的养料……”
“你错了。”小海生对着黑缝大喊,“我们的念不是你的养料,是挡你的墙!你吸不走我们的念,因为我们的念是热的,是活的,是每天的鱼汤、渔灯、贝壳串,是我们对家的念想!”
他刚说完,所有常物的光突然暴涨:张大爷的陶碗里,飘出一碗热鱼汤的虚影;李婶的针线盒里,飘出一件缝了一半的渔衣;小孩们的贝壳串里,飘出孩子们的笑声;归魂岛的魂息里,飘出他们在归魂岛生活的虚影——有的在晒鱼干,有的在修渔船,有的在码头等亲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m.zjsw.org)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