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没人注意的夜里,归魂岛老榕树的根须下,有一缕极淡的灵脉气,轻轻晃了晃,像是在回应着什么。或许,这片海还有很多故事,或许,他们还会遇到新的温暖的事,但此刻,望潮港的夜,暖得正好,热闹得正好,一切都正好。
渔灯的光裹着月光,海风带着鱼汤的香,渔歌的声慢慢唱起来,和海浪的声音混在一起,飘向远方,飘向归魂岛,飘向每一个有念的地方。
望潮港的开海节,是一年里最热闹的日子。
天还没亮,码头就飘起了两层香——一层是老太太陶锅里的银鱼汤,姜丝混着鲜气,从火塘边飘到巷口;另一层是张大爷晒的鱼干,夜里刚收下来,还带着海风的咸和太阳的暖,挂在竹竿上,像串着金闪闪的元宝。
小海生蹲在船板上,正帮张大爷补渔网。网眼上的破洞是上次捕鱼时被礁石勾的,他用灵脉水泡过的麻线穿针,指尖刚碰到网绳,就觉出点不一样——往年这时候,网绳摸起来是软乎乎的,带着海水的温,今年却透着点凉,像刚从双脉点附近捞上来似的。
“张大爷,您这网绳咋有点凉?”小海生抬头,见张大爷正往渔船上搬竹筐,筐里装着给海神的供品——有刚烤好的银鱼,有小孩们编的贝壳串,还有老太太特意蒸的糯米糕,冒着热气。
张大爷愣了愣,伸手摸了摸网绳,眉头皱起来:“是有点凉,往年开海节前,网绳都晒得暖烘烘的。莫不是……地脉又有点动静?”
话音刚落,就听见海里传来一阵细碎的“哗啦”声。鲛人从水里探出头,尾巴上的贝壳串晃着绿光,脸色比平时沉:“灵脉鱼群少了大半,往双脉点方向去了,我跟着游了一段,发现双脉点的灵脉气弱了,鱼群是去补气的。”
小海生心里一紧,摸了摸胸口的旧渔钩——钩子温温的,没发烫,也没变沉,却比平时多了点“沉”,像在提醒他什么。他往双脉点的方向望,晨光里的海面泛着层淡青,不像往常那样透着暖金,连飘在海面上的晨雾,都比平时薄了些。
“潘姑娘呢?”小海生想起归魂岛的聚魂点,上次地脉冷过一次,要是灵脉气弱,归魂岛的魂息们怕是又要受影响。刚问完,就见潘大叔的女儿抱着引魂螺跑过来,螺壳上的蓝光弱得像快灭的烛火,脸上还沾着点海水。
“魂息们说,归魂岛的引魂螺台有点凉!”她把螺凑到小海生耳边,能听到里面传来微弱的声音,是潘大叔的魂息:“聚魂点的灵脉气少了,老榕树的叶子又黄了几片,有的魂息开始打哆嗦,想不起来开海节的热闹了……”
小海生立刻站起来:“陆寻呢?我们得去双脉点看看,灵脉气弱肯定和双脉点有关,要是影响了开海节,乡亲们这一年的收成可就悬了。”
“我在这!”陆寻扛着铁剑跑过来,剑身上的“守港”二字亮着淡光,“刚去检查渔船,发现好几艘船的锚链都有点凉,像是被什么东西裹过。苏先生说,可能是上次关归墟之门时,念锁的力量没完全散开,压到了双脉点的灵脉,得去把灵脉气引回来。”
众人往老灯塔找苏先生,刚爬到塔顶,就见苏先生趴在古籍上,指尖在“双脉点为望潮港、归魂岛灵脉之源,气通则两岛安,气滞则两岛冷”那行字上划着:“没错,双脉点是灵脉的根,上次念锁关门时,力量太急,把灵脉的‘气口’堵住了,得用‘暖念引气’的法子,把气口通开。”
“咋个引气法?”老太太也来了,手里还端着碗热鱼汤,给每人递了一口,“喝口热的,有力气想办法。”
苏先生指着古籍上的图,图上画着双脉点的海底,有三个气口,旁边标着“需以活人之日常念、魂息之归乡念、常物之烟火念,三念合一,方能通口”:“活人的念,要找每天都在海边忙活的,比如小海生、陆寻,你们天天出海,念里带着海的暖;魂息的念,得靠潘姑娘的引魂螺,让魂息们想起开海节的热闹,念就暖了;常物的念,就是开海节的供品,糯米糕、贝壳串、鱼干,这些带着大家的盼头,最有烟火气。”
“我去叫魂息们!”潘大叔的女儿抱着引魂螺,转身就往码头跑,“我让他们想起开海节的事,想起和家人一起捕鱼的日子,念肯定能暖起来。”
“我去准备常物!”张大爷往回走,“把供品都带上,再拿点渔网、陶碗,这些都是天天用的,念最足。”
小海生和陆寻则跟着鲛人往双脉点去。鲛人在前面引路,尾巴拍起的水花带着灵脉气,却比平时弱了很多。到了双脉点的海面,小海生往下望,能看见海底的三个气口——往年这时候,气口会冒起淡绿的泡泡,灵脉气裹着小鱼群,像团活的绿云,今年却只有几道细得像头发丝的绿线,在气口周围绕着,出不来。
“得下去把常物放在气口旁边。”鲛人深吸一口气,尾巴亮着绿光,“我带你们下去,灵脉水我能挡住,你们把常物放好,再把念输进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m.zjsw.org)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