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对面施南生脸上不加掩饰的怀疑神色,小季同志这个老板也没再说什么。
2001年,全球电影票房197.32亿美元,北美81.2亿美元,国内1.08亿美元。在全球票房份额中,北美占比41%,国内占比0.5%。
两个国家的电影市场,差距达到80倍。
而北美电影票房80亿美元中,季宇宁的20世纪福克斯以及北美麒麟电影公司的票房总额,就超过了28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国内的26倍。
这还不算季宇宁的香江麒麟电影公司去年的电影票房。
这也难怪施南生不太相信季宇宁刚才的话。哪怕那是老板说的话。
曾几何时,内地超越北美市场,跻身全球第一大市场,是所有电影人的梦想,亦是很多人预测早晚能够达到的壮举。
殊不知,完成这个梦中的理想,其实没有用多长时间。从现在开始,也就不到20年的时间。
2020年,国内电影市场大盘拿下203亿,尽管在大幅倒退,但足以让它超越北美23亿美元,晋升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
如果说这更多是因为运气,那么2021年则更像是实力碾压,再度超越北美电影市场,完成了这一伟大壮举。
“老板,今年香江电影还是不乐观,制片数倒是上来了,达到了80部,比去年多了15%,不过香江本地年度总票房才7亿多港币,票房收入比去年又下降了20%。主要是去年您的那部《卧虎藏龙》的票房收入不错,那部电影的收入主要在北美票房超过了1亿美元。全球票房超过了2.5亿美元。
但前年香江其他电影的票房还是不行。
今年票房好的,就是星仔暑期档上映的那部《少林足球》。票房破了6,000万。”
说完华语电影的未来前景预测,施南生又提到目前香江电影的现状,季宇宁此前拍的那部救市影片《卧虎藏龙》,虽然在北美创了一个空前的佳绩,但其他的香江电影仍然是在北美市场上没有什么好的表现。
“施姐,香江电影真正的出路,还是在国内。
目前香江的港产片还是要算在那20部引进片配额里。
不过,嗯,我听说国内已经在讨论香江电影进入国内市场,获得国民待遇的问题。
也就是到时候,香江的电影不再计算在那些引进片的配额中。
这个时间应该会很快的。
到那个时候,香江电影的出路就宽阔得多了。”
季宇宁说的,就是未来一年多以后,国内和香江签的那个关于建立更紧密关系的协议,就是那个cepa 。那个协议里面,是包括电影的。
当时2003年的时候,香江电影的情况更糟,年度制片的数量已经降到40部,还不到香江90年代初最好的时候的三分之一,而电影从业者人数已经从两三万人降到了5000人。
那个协议2004年开始生效以后,香江和内地的合拍片,在宣传,发行,上映等环节,基本上就和国产影片一个待遇了。
“还有,老板,今年国内入市以后,政策上放开了外资对国内影院的投资限制,虽然在电影的制作、发行、引进等业务上仍然在禁止名单之列,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在国内投资影院了。”
2001年国内加入WTO,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放宽了在电影领域对外资的限制,允许外资参股国内电影院,但必须以合资形式,且持股比例不得高于49%。
在这一形式的推动下,华纳成为第一家与国内合资建设影院的外国公司。2003年,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借助华纳出品的《黑客帝国2》在国内首映之际,与上沪永乐股份公司达成合作,正式成立了永华电影城,总投资2850万元,华纳持股49%,达到了外资持股的最高比例。
2003年9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第21号令,公示中外合资电影院合营外方在注册资本中的投资比例仍不得高于49%;但在京城、上沪、羊城、蓉城、长安、江城、金陵7个试点城市,合营外方在注册资本中的投资比例被允许升至75%。
这一政策被视为华纳兄弟在华发展影院的一个拐点,华纳兄弟加快了在国内建设影院的步伐。2004年,华纳兄弟分别与万达集团成立华纳万达影院,与中影集团、横店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华纳兄弟在国内建设影院的版图逐渐扩张,并表示未来几年内将在国内建立30余家多厅影院。
2005年8月,文化部等五部委出台了一份新的文件,将取消试点城市外资占股75%的政策,恢复至2003年以前的49%政策。
这一政策对于华纳的打击是致命性的,2005年12月底,万达将津门以及江城的影院的“WB(华纳)”字样默默换成“WD(万达)”,宣告与华纳兄弟合作的终结。华纳兄弟撤出所有对国内影院的投资项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