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港,旌旗招展,人声鼎沸。
巨大的楼船、坚固的漕船、灵巧的走舸,共计五十三艘舰船组成的“东洲开拓船队”,如同浮动的城塞,密密麻麻地停泊在港湾内。船身上新刷的桐油在阳光下泛着光,桅杆上的唐字龙旗与“东洲都护府”的旗帜迎风猎猎作响。岸上,即将远行的将士、工匠、农师、医者以及他们的家眷,与送行的亲人依依话别,空气中弥漫着离愁别绪与对未知远方的憧憬。
东洲都护、正使刘仁轨与副使杜环,身着崭新的官袍,精神抖擞地立于主舰“扶摇号”的船头。刘仁轨手中紧握着象征权力与使命的旌节,目光坚毅地望着东方海天相接之处。杜环则最后一次核对着随船物资清单:稻、麦、粟、豆等各类种子,铁器、农具、药材、丝绸、瓷器等贸易品,以及最重要的——陛下亲自绘制的、关于那些新作物种植要点的图册。
“陛下旨意,诸位当谨记!”登州刺史代表朝廷,朗声宣读着最后的训诫,“尔等此行,非为征伐,乃为开拓!当以仁德示人,以技艺传人,以贸易惠人,扬我大唐威仪,播我华夏文明!遇土人,当先示好,非攻伐不足以自保,不得妄动刀兵!勘探资源,引种新粮,建立据点,乃尔等首任!望尔等不负陛下厚望,不负大唐国威,平安往返,建功立业!”
“谨遵圣谕!不负陛下!不负大唐!”数千人齐声高呼,声震海天。
吉时已到,号角长鸣。
“起锚——升帆——”
随着一声声号令,巨大的船帆缓缓升起,饱受海风。铁锚被绞盘拉起,船队开始缓缓移动,如同一条苏醒的巨龙,驶出平静的港湾,驶向那波涛汹涌、充满未知的浩瀚大洋。
岸上,送行的人群挥舞着手臂,哭声、祝福声、呐喊声汇成一片。船上的人们也纷纷涌向船舷,回望渐渐远去的故土,目光复杂,有离别的伤感,更有开创历史的豪情。
刘仁轨深吸一口咸腥的海风,对身边的杜环沉声道:“杜大人,前路漫漫,吉凶未卜,你我当同心协力,为陛下,为大唐,在这东胜神洲,扎下第一根钉子!”
杜环重重拱手:“愿随都护,万死不辞!”
船队迎着初升的朝阳,渐行渐远,最终化作海平面上一串小小的黑点。他们的旅程,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将大唐的疆域与影响力,延伸向了前所未及的远方。
几乎在同一时期,西出阳关的官道上,一支规模庞大、旌旗招展的队伍也在缓缓前行。这正是以魏王李意为西域巡阅使,前往西域大都护府治所的队伍。
队伍核心,是一辆宽敞豪华、由八匹骏马拉动的王驾。魏王李意年轻的脸庞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他不时掀开车帘,观察着窗外逐渐变得荒凉壮阔的景色。他是李琰较为年长的皇子之一,母族地位尊崇,自身也勤奋好学,弓马娴熟,此次被赋予重任,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考验。
在王驾稍后的位置,是两辆装饰风格迥异的马车。一辆内饰华丽,带着明显的南洋风情,属于玛丽公主。她此刻正靠坐在软垫上,翻阅着一卷关于西域诸国风土人情的记录,眉头微蹙,显然在思考着什么。另一辆则更显雅致,融入了大唐与龟兹的元素,艾琳公主坐在车内,指尖轻轻拨弄着一把小型琵琶的琴弦,眼神却飘向窗外,带着一丝近乡情怯的复杂,更带着对前方王驾中那位年轻亲王的几分好奇与审视。
除了这支明面上的队伍,还有数支打着不同商队旗号的人马,混杂在丝绸之路上往来的行旅中,悄无声息地先期抵达或散布于西域各处。他们是兵部职方司的密探,以及玛丽公主和艾琳公主麾下忠诚的商队耳目,他们的任务,是收集一切关于罗马、波斯、大食乃至西域本地各个势力动向的情报。
经过长途跋涉,队伍终于抵达西域大都护府所在地——龟兹王城。如今的龟兹王城,在大唐的支持下,规模远比以往宏大,城墙加固,市集繁荣,汉式建筑与当地风格的房屋交错林立,街上行走着唐人、龟兹人、突厥人、粟特人、波斯人……各色人等,俨然一个国际性都会。
西域大都护、安西老将郭孝恪率领麾下将官及龟兹王、于阗王等一众归附大唐的西域邦国君主或代表,出城十里相迎。场面极其隆重。
“臣郭孝恪,率西域大都护府上下,恭迎魏王殿下!殿下千岁!”郭孝恪声如洪钟,甲胄在身,行军礼。
“外臣等,恭迎天朝魏王殿下!”各位国王、特使纷纷躬身行礼,姿态恭敬。
魏王李意从容走下王驾,虚扶一下:“郭都护,各位国王,不必多礼。本王奉父皇之命,巡阅西域,日后还需仰仗诸位鼎力相助。”
他的举止得体,言语沉稳,给郭孝恪等老将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随后,李意又特意与龟兹王寒暄了几句,感谢龟兹对大唐的忠诚与支持,让龟兹王倍感荣耀,看向自己女儿艾琳的眼神也充满了欣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