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学堂的晨钟刚过六响,庭院里便响起不同语言的问候声。希腊学员阿里正拿着《中原礼仪图谱》,跟着中原弟子学习拱手礼,波斯学员娜扎则在教大家书写波斯文字,非洲学员卡姆蹲在地上,用树枝绘制部落图腾——这是“丝路研学之旅”出发前的最后一课,学员们要掌握基础的跨文化礼仪,才能更好地与沿途部落交流。
林晚棠站在讲堂外,看着学员们认真学习的模样,手中握着研学路线图。这次研学将从千机阁出发,沿黄金古道途经河西走廊、回纥草原、流沙部落,最终抵达波斯都城,全程三千余里,预计耗时一个月。“除了学习各地文化,还要记录沿途的资源分布和防务情况,”她走进讲堂,将《研学观察手册》分发给学员,“比如回纥的铁矿、流沙部落的夜光藤、波斯的宝石矿,这些都是丝路的重要资源,我们要学会守护它们。”
三日后,研学队伍乘坐改良后的“浮空研学车”出发。车厢内分为“文化交流区”“资源观测区”和“应急防护区”,既装有展示中原瓷器、丝绸的展柜,也配备了星轨导航仪、矿石检测仪和跨洲急救包。阿里趴在观测区的窗口,手中拿着望远镜,兴奋地观察着下方的黄金古道:“这条商路比希腊的城邦大道更热闹,你看那些浮空驿站,像挂在天上的宝石!”
娜扎则在文化交流区整理波斯地毯,准备送给沿途的部落首领:“我母亲说,礼物是友谊的桥梁。这些地毯上的图案,既有波斯的几何纹路,也有中原的山水元素,代表着东西方的交融。”
研学车抵达河西走廊时,恰逢当地举办“丝路物资交易会”。集市上,中原的工匠在展示机关农具,西域的牧民在售卖皮毛,波斯的商人在推销香料,学员们立刻分散开来,融入热闹的人群。卡姆被一处售卖机关犁的摊位吸引,他蹲在地上,仔细观察犁头的结构:“我们部落的土地很贫瘠,用这种犁耕地,肯定能提高收成!”工匠立刻为他演示机关犁的使用方法,还赠送了一本《机关农具操作手册》。
林晚棠则与当地的联防点负责人交流防务情况。负责人递来一份《矿脉巡查记录》:“河西走廊的铁矿是制作机关器械的重要原料,我们每天都会派骑兵巡查,防止有人私自开采或破坏矿脉。”林晚棠翻开记录,发现其中提到几处矿脉出现“矿石品质下降”的情况,立刻让学员们用矿石检测仪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矿脉周边的水源含有微量毒素,导致矿石纯度降低。青禾立刻取出《丝路医药大全》,查找解毒方法:“可以用西域的防风草和中原的艾草煮水,倒入矿脉周边的水源,中和毒素。另外,还要在矿脉周围种植波斯火莲,这种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学员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采集草药,有的挖掘水渠,当地百姓也主动前来帮忙。经过两日的治理,水源中的毒素含量明显下降,矿石品质也恢复了正常。联防点负责人感激地说:“多谢林少阁主和学员们,你们不仅带来了文化,还帮我们解决了矿脉危机!”
离开河西走廊,研学队伍前往回纥草原。回纥首领早已带领族人在草原上等候,他们搭建了临时的帐篷营地,准备了马奶酒和烤羊排。晚宴上,回族子弟为学员们表演了草原舞蹈,阿里则用希腊的里拉琴弹奏了《丝路欢歌》,不同文化的艺术碰撞,让整个营地充满了欢乐的氛围。
次日,首领带领研学队伍参观回纥的铁矿。矿洞内,工匠们正用千机阁提供的“机关采矿车”开采矿石,效率比传统方法提升了三倍。“我们的铁矿不仅供应中原的机关作坊,还出口到波斯和希腊,”首领自豪地说,“这些矿石制作的机关农具,帮助很多部落解决了温饱问题。”
林晚棠注意到矿洞外设有“生态防护带”,种植着耐旱的牧草和波斯火莲。“矿脉开采不能破坏草原生态,”她对学员们说,“我们要在《研学观察手册》中记录下回纥的‘矿脉护源’经验,推广到其他有矿脉的地区。”
研学队伍在回纥草原停留五日,学员们不仅学习了铁矿开采技术和草原文化,还帮助部落绘制了《草原防灾地图》,标注出易发生蝗灾、雪灾的区域和对应的应对方法。离开时,首领将一把用回纥精铁打造的弯刀送给林晚棠:“这把刀象征着回纥与中原的友谊,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回纥部落都会站在丝路新盟这边!”
接下来的行程中,研学队伍还走访了流沙部落和波斯都城。在流沙部落,学员们学习了夜光藤的种植技术和沙漠导航术;在波斯都城,他们参观了丝路科技库和宝石矿,了解了波斯的制陶术和宝石加工工艺。每到一处,学员们都会将当地的文化、技术和资源情况记录在《研学观察手册》中,还会与当地百姓分享中原的文化和技术。
研学之旅的最后一站是波斯宝石矿。矿洞内,波斯工匠正用中原的机关雕刻机加工宝石,效率比传统手工雕刻提升了五倍。“这些宝石不仅美观,还是制作预警夜明丹的重要原料,”波斯矿场负责人说,“我们与中原的工匠合作,开发出了‘宝石预警装置’,能更精准地检测吸金石能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林晚棠千面惊鸿录请大家收藏:(m.zjsw.org)林晚棠千面惊鸿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