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元帅中行偃站在济水西岸高耸的丘阜之上,河水的湿冷气息裹挟着兵甲特有的铁锈与皮革味道扑面而来。初夏的风掠过原野,掀动他深衣领缘,猎猎作响。他的视线像锋利的青铜戟尖,笔直地刺向对岸平阴城下那浩如林海的齐军营垒。辕门大开的防邑被加固成刺猬般的存在,黑沉沉的壁垒间寒光隐现。一面巨大到足以遮蔽半个天空的青罗玄鸟大纛,被强劲的东风扯得笔直,昭示着齐侯的所在。
“鲁侯血书再至!”副将范宣子疾步上前,呈上一卷沾着泥点与暗红印记的简牍。中行偃展开,粗粝的鲁地麻纸上,字迹因急迫而歪斜:“桃邑陷落!舅氏速援!齐侯背弃践土之盟,侵我南鄙,屠戮我民,掳掠我禾!”每一个字都像滚烫的烙印,烫进中行偃的眼底。“背盟之贼!”中行偃猛地合拢简牍,骨节因用力而惨白,“践土歃血,诸侯同心!齐侯如此,是裂天下之盟于其手!”他环视身后济水西岸那绵延十数里、被无数各色旌旗分割的巨大营盘——晋、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十二路诸侯的车乘、步卒集结于此,烟尘蔽日,如同十二条饥饿而忠诚的猎犬,只等待主人解开他们颈上的皮索。中行偃低沉的声音蕴含着压抑到极致的怒火,如同滚过地表的闷雷:“今日不伐,何以对先君之灵?何以震天下诸侯?传我将令:三日之后,寅时造饭,卯时渡河!以齐人之血,洗我盟约之辱!”
与此同时,临淄章华高台的晨光被铜器玉磬的柔音搅得稀碎。庭燎燃尽的青烟尚未散尽,齐灵公斜倚在铺陈着虎皮的玉几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卷同样来自前线的密报,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那上面罗列着从鲁国新得城邑的名号,像一串沉甸甸的战利品,足以安慰他日益膨胀的野心。
晏婴宽大的葛布深衣衣摆垂落在席筵边缘,他微敛着眉,注视着几案上那只倾覆的金樽。晶莹的美酒沿着案角汩汩流淌,蜿蜒过华美的篾席,在初生的阳光里反射出刺目的、如同凝结血痕般的微光。“君上,”他的声音平和,几乎不参杂情绪,却有种穿透虚浮的力量,“晋为盟主,执天下牛耳久矣。盟约之血未干,君今执锐南侵,夺鲁桃邑,无异于执炬投向薪堆。彼强我弱,彼众我寡,晋侯必起倾国之兵,聚天下诸侯而伐之。”
灵公猛地坐直身体,酒渍沾湿了垂落在手边的衣袖,他却浑然不觉。他鼻翼翕动,短促的冷哼如同金石撞击:“社稷大业,岂是你晏子这囿于成规之人可知?我大齐兵车千乘,带甲十万,沃野千里,何惧他晋国?昔者桓公霸业凌驾列国之上,难道也要处处看晋人脸面么?我眼底——”他的声音拔高,带着一种近乎癫狂的倨傲,“早已没有那西陲的晋国!”玉几被他宽大的袖袍带得猛一摇晃,案角金樽彻底滚落,发出空洞刺耳的哐当声,美酒溅湿了晏婴的袍袖。晏婴微微躬身,没有擦拭,只是用更深的沉默作为回答。殿宇穹顶之下,群臣屏息,唯有樽体滚动的余音在梁柱间盘旋缠绕。
决心已如箭在弦。临淄沉重的宫门在绞盘刺耳的转动声中次第洞开,如同凶兽缓慢张开吞噬一切的巨口。甲士的皮履踏上宫道的石砖,步伐沉重如擂动巨鼓,整齐得令人心悸,汇入早已在城外旷野上集结完毕的庞大军阵。车轮声、马嘶声、铁甲的摩擦声、军令的嘶吼声,汇聚成一股震撼大地的轰鸣。齐灵公身披犀兕甲,头戴镶玉青罗冠,独立于青铜戎车之上,冠下玉珠疾行中相互叩击,发出清冷而杂乱的碎响。这支由无数战车为锋矢、步卒如海的洪流,向着广袤的西方原野碾压而去,沉重的车辙深深刻入泥土,像大地流出的黑色泪痕。
五日后,前锋疾驰卷起的尘烟如同黄龙,终于裹住了平阴城南那片地势低洼、沙土为基的丘陵之地——防邑。灵公亲自策马在防门之外踏勘地形,他下马落地,拔出腰间沉重的青铜大剑,剑锋狠狠指向脚下被正午烈日晒得滚烫的黄土:“深掘!于此、于此、于彼!连成巨堑!高垒不出,但使鼠辈不得越雷池一步!”剑尖点在泥土上的声音如同战鼓前奏,四周将领凛然应诺。
号令如山倒。防门之外,数万齐卒如同被惊动的蚁群,在烈日下挥汗如雨。青铜和木质的锄耜高高扬起,带着风声狠狠落下,在土石间刨开巨大的伤口。铁铲翻起的泥土迅速堆积,形成一道环绕防邑的、高达近丈、陡峭如削的土墙,其上布满尖锐的鹿角木刺与荆棘束带。墙外深壕在无数工具的啃噬下迅速成形,底部被刻意灌入附近沼泽的积水,浑浊泛黄,深不见底。工程如火如荼,军士的号子声与监工的叱骂声混作一团。
寺人夙沙卫立于新垒的土墙之上,宽大的内侍服袍在风沙中扑簌作响。他眯起眼睛,望向西方隐约可见的烟尘,那烟尘正以一种缓慢但无可阻挡的压迫感靠近。他俯视着那道人工屏障,又抬头眺望远处巍峨连绵、青黛如卧龙的泰山轮廓,以及身边静静流淌的济水。终于,他撩起袍裾,疾步走向高坡上的齐灵公。彼时灵公正拄剑而立,凝视着壕沟对面那越来越浓密低垂的烟尘,神情专注而倨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华夏英雄谱》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华夏英雄谱请大家收藏:(m.zjsw.org)华夏英雄谱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