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人王道平年轻时,和同村唐叔偕的女儿(小名叫父喻,长得很漂亮)定下婚约,发誓要做夫妻。没多久,王道平被征去打仗,落到了南方,九年都没回来。父喻的父母见她长大了,就把她许配给了刘祥。父喻因为和王道平发过重誓,所以不肯嫁,但父母逼得紧,无奈最后还是嫁了。婚后三年,父喻天天不开心,一直想念王道平,心里怨恨太深,最终抑郁而死。
又过了三年,王道平终于回家了,马上就去问邻居:“父喻在哪儿?”邻居说:“她心里一直有你,被父母逼着嫁给刘祥,现在已经死了。”王道平追问坟墓的位置,邻居带他过去。他趴在坟前痛哭,喊着父喻的名字,怎么都停不下来,还对着坟墓许愿:“我和你对着天地发誓要过一辈子,没想到被当兵的事耽误,让我们分开。你父母和刘祥没顾念我们的初心,让我们生死相隔。要是你有灵,就让我再见你一面;要是没灵,我就从此和你告别。”
刚说完,父喻的魂魄就从坟里出来了,问他:“你从哪儿来?我们分开这么久。我本来和你发誓要做夫妻,却被父母逼着嫁了刘祥,这三年天天想你,最终带着怨恨死了,连阴间都和你隔着。但我知道你没忘了我,想再和你相认,我身体还没坏,能活过来,继续做你妻子。你赶紧挖开坟墓、打开棺材,把我救出来,我就能活。”王道平相信了,于是就挖开坟墓打开棺材,令人震惊的是,父喻真的活了,还跟着他回了家。
刘祥听说后,心里是又惊又气,转身就将此事告到了州县。官员查找法律条文,却没找到能判的规定,于是就把情况写成文书上奏给大王。大王最终判父喻归王道平,两人后来活了130岁。这都是因为两人的真心感动了天地,才有这样的结果。
晋武帝年间,河间郡有一对男女私下相爱,约定要结婚过日子。没多久,男人就去当兵了,这一去好几年没回来。于是,女方家里想让她改嫁,可她不愿意,但父母逼得紧,无奈只好嫁了,没过多久就病死了。
男人退伍回家,问女方的下落,她家人把情况说了。男人跑到她坟前,本来想哭一场诉委屈,结果太伤心,干脆挖开坟墓、打开棺材,没想到女人竟然醒了过来。他把女人背回家,照顾了几天,女人就恢复好了。
女人的丈夫听说后,就跑来要女人,但男人不给,还说:“你妻子已经死了,天下哪有死人能复活的?这是上天赐给我的,已经不是你妻子了。”两人吵到官府,郡县官员判不了,就把案子交给了廷尉(古代管司法的官)。秘书郎王导上奏说:“这是因为两人真心太深厚,感动了天地,才让死人复活,不是平常事,不能按普通规矩判,应该把女人判给挖坟救她的男人。”朝廷同意了他的意见。
汉献帝建安年间,南阳人贾偶(字文合)生病死了。当时有个阴间的小吏,要把他带到泰山司命(阴间管生死簿的神)那里。司命查了生死簿,对小吏说:“我要召的是某郡的‘文合’,你怎么把这个人召来了?赶紧送他回去。”
当时天快黑了,贾偶被送到城外的树下过夜,看见一个年轻女子独自走路。贾偶问她:“你看起来像大户人家的姑娘,怎么自己走路?你叫什么名字?”女子说:“我是三河人,我父亲现在是弋阳令(弋阳县的官),昨天被召到阴间,现在能回去了。天快黑了,我怕被人说闲话(瓜田李下指容易让人误会的场合),看你长得像好人,才停下来想跟着你。”
贾偶说:“我喜欢你,今晚想和你在一起。”女子拒绝:“我听姑姑们说,女人要守贞洁,保持清白才是美德。”贾偶反复劝说,女子始终没同意。天亮后,两人各自离开。
贾偶“死”了两天后,家人正准备装棺下葬,惊奇地发现他脸色还有血色,就撞着胆子伸手摸他胸口,发现还有点温度,过了一会儿,他竟然醒了。后来贾偶想验证遇到的女子是不是真的,就去了弋阳县,递名片拜见弋阳令,问:“您的女儿是不是死了又活过来了?”接着把女子的长相、穿的衣服、说的话,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弋阳令进去问女儿,女儿说的和贾偶一模一样。弋阳令又惊又叹,最后把女儿嫁给了贾偶。
汉建安四年二月,武陵郡充县有个叫李娥的妇人,60岁时生病死了,被埋在城外,已经过了14天。李娥的邻居蔡仲,听说李娥家有钱,觉得棺材里肯定有金银珠宝,就偷偷挖开坟墓找钱,用斧头劈棺材。
劈了几下,棺材里突然传来李娥的声音:“蔡仲!你别劈到我的头!”蔡仲吓得赶紧跑,正好被县里的小吏看见,抓了起来。按当时的法律,盗墓要判死刑(弃市)。李娥的儿子听说母亲活了,就赶紧去把母亲接回家。
武陵太守听说李娥死而复生,就召见了她,问她事情的经过。李娥说:“我记得被阴间的司命误召过去,到了之后又让我回来。路过西门外时,正好遇见表哥刘伯文,他又惊又难过,问我怎么回事。我说:‘伯文,我被误召到这儿,现在能回去了,但我不认识路,没法自己走,你能帮我找个伴吗?而且我在这儿已经十多天了,身体肯定被家人埋了,回去怎么从坟里出来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儒林外史大白话》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zjsw.org)儒林外史大白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