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北京西门外已是人山人海。二十万大顺军士兵列队整齐,身边是数千辆装满财物的马车。李自成身着龙袍,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看着眼前的大军,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他知道,这一撤,或许就再也回不来了。
“大王,都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刘宗敏来到李自成身边,躬身禀报。李自成点了点头,拔出腰间的弯刀,指向西方:“出发!回西安!”
随着一声令下,大顺军士兵们开始向西进军。马车的车轮碾压过路面,发出隆隆的声响,与士兵们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悲壮的乐曲。李自成回头望了一眼北京城墙,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策马跟上大军,消失在西方的天际线上。
大顺军刚撤离不久,一支北伐军的斥候小队便抵达了北京城外。领队的斥候校尉看着城内仍在燃烧的火光,以及西门外散落的马蹄印,心中一紧,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向李虎禀报。
两日后,李虎率领的北伐大军抵达北京城外。当他看到城内的火光与街道上的狼藉时,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传令下去,立刻进城灭火,安抚百姓!”李虎高声下令,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怒。
北伐军士兵们迅速入城,有的提着水桶灭火,有的帮助百姓清理街道,有的则四处巡查,防止残余的大顺军士兵作乱。张勇率领一队士兵来到皇宫外,看着燃烧的太和殿,心中满是惋惜——这座历经数百年的宫殿,就这样毁在了大顺军手中。
“将军,火太大了,太和殿已经救不回来了!”一名士兵跑来禀报。张勇叹了口气,下令道:“放弃太和殿,全力扑救中和殿与保和殿,还有宫内的其他建筑,绝不能让火势继续蔓延!”
与此同时,李虎来到正阳门外的街道上。王老汉正坐在自家门口,看着北伐军士兵们忙碌的身影,眼中满是疑惑。李虎走到他面前,温和地问道:“老人家,大顺军已经撤离了,您别怕,我们是北伐军,是来收复北京,为百姓解难的。”
王老汉抬起头,看着李虎身上的铠甲与腰间的尚方宝剑,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将军,您说的是真的?大顺军真的走了?”
李虎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袋粮食,递给王老汉:“这是我们带来的粮食,您先拿着。我们已经下令开仓放粮,很快就能让百姓们都有饭吃。另外,我们会派人修补房屋,让大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王老汉接过粮食,泪水再次流下,这一次却是喜悦的泪水。他跪在地上,对着李虎连连磕头:“多谢将军!多谢北伐军!你们真是百姓的救星啊!”
李虎连忙扶起王老汉,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收复北京只是第一步,要想让百姓们真正过上安稳的日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日傍晚,北京城内的火势终于被控制住。李虎在皇宫内的文华殿召开军事会议,将领们纷纷汇报情况——大顺军已撤离北京,朝着西安方向逃窜;城内的百姓们情绪稳定,正在北伐军的帮助下清理家园;粮仓虽被烧毁一部分,但仍有部分粮食被百姓们偷偷藏了起来,加上北伐军带来的粮草,暂时能够满足百姓们的需求。
“很好。”李虎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帐内的将领,“张勇,你率五万步兵,留守北京,负责安抚百姓,修补城池,同时派人侦查大顺军的动向,随时向我禀报。”
“末将遵命!”张勇躬身应道。
“周毅,你率三万后军,负责押运粮草与物资,明日清晨出发,前往北京与济南之间的通州,设立粮站,确保大军的后勤供应。”
“末将遵命!”周毅领命。
“其余将士,随我休整一日,后日清晨出发,追击大顺军!”李虎的声音坚定,“李自成虽已撤离北京,但他手中仍有十万精锐,若不趁此时机将其剿灭,日后必成大患!我们必须追上他,在他回到西安之前,将其彻底击溃!”
“剿灭大顺军!击溃李自成!”
将领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彻文华殿。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虽历经战火,却仍闪烁着微光——就像这座帝都,虽曾陷入黑暗,却终将在北伐军的努力下,重新焕发生机。
喜欢明末龙旗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末龙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