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领十五人,封“栖凤井”的暗道,井台边缘原来有一块能翻起的青石,他干脆命人以铁汁灌之,石与石黏死,再在井口立木桩,上书一字:“禁”。
吕布与陈宫自带十人,直指“承光门”后的小径。
那是一条极狭的灰砖巷,砖面被多年脚步磨得发亮,两侧墙上可见无数细细的划痕,正是昨夜吕布在墙上看见的“路记”。
巷尽头,一扇木门厚重,门环大如碗,推之不动。
吕布一抬眼,见门楣处有一处微凹,正对门环。
他把戟尾倒提,轻轻一点那处凹痕,只听“铮”的一声细响,门内一道暗栓自行跳起,门缝里吹出一股混着香料、酒气与霉腥的味。
门开。里头是一条向下的斜坡,坡上铺木板,板面油滑。
两名绛衣内侍抬着一只长条箱正想往外窜,冷不防门一开,便与外头人撞个满怀。
两人一见是黑袍金纹的金吾,腿肚子先软了半截,嘴里含糊道:“是、是相国府的令,叫我们——”
“又是‘令’。”陈宫笑得像春风,“好一个‘令’字,脖子往上怎么这么轻。”他伸手掀开箱盖,里面码放着十二套玉盏,每只盏边都系红绳,绳头挂小金铃,叮当作响。
陈宫掂了一只,转手递给吕布,“好物。可惜走错路。”
吕布不看盏,目光从两内侍脸上掠过,落在他们背后更深处的黑影里:“是谁给你们开的门?”
两内侍膝一软,扑通跪地,口中“奴才该死”连声。
巷子深处,有轻微的靴尖擦地声,细若蚁行。
张辽手一举,数名并州兵悄然绕至侧面小窗下,正要翻身入内,忽听“啪”的一声极轻,像谁将一粒豆子弹到什么地方。紧接着,“嗤”的一声细响,一截短箭从门后缝里疾射而出,直奔吕布颈侧。
箭如电,众人心在喉头一起一跳。吕布几乎不动,只把戟柄微微一抬,木箭在戟柄上错了一错,偏了半寸,贴着他肩外“嗖”地掠过,钉在旁边墙上,箭尾兀自在墙上震颤。
张辽已如飞掠入,内里一阵短促的兵器相击声,很快又归于平静。
“拿下一个,会用豆子发箭的。”
张辽出来,拎着一个瘦削的黑衣人,黑衣人嘴角有血,眼神却仍阴狠。陈宫低头一看,笑道:“好手段,‘袖箭豆’,近年江湖里新玩意。宫里怎地也兴起这些?谁教你的?”
黑衣人冷笑不语。吕布不问话,只抬手把那只被袖箭破开的豆皮拾起,夹在指间,轻轻一捻,豆皮碎成粉渣,指腹上有一丝滑腻的香。
“豆里藏油与香,箭里藏药。”他淡淡,“要人一时不死,三日不醒。”
黑衣人眼神一震,终于吐出两个字:“李、府。”陈宫笑意更深:“李都护府,还是相国府?”
黑衣人咬牙,闭了嘴。吕布挥手,冷冷道:“押去,先断路,后问人。”他回身对梁习吩咐,“此路三门:一封、二改、三明。封的是暗洞;改的是出入口;明的是巡次——入此路者必经两处明哨,凡持物者必两处验单。另——”
他停了一停,垂目看那口木箱,语气更冷,“凡内侍、黄门,执物过路者,不得独行,须两司对押,若失物,失人;若失人,失命。”
梁习本是宫中老人,惯会左右逢源,这一刻额角竟也出了汗。他连声应诺,心却更服:这位金吾,不先打人,先打“路”;路打住了,人再打得稳。
“第二把火,烧路成光。”陈宫笑,“下面该烧人了。”
——
申时,金门校场。旗影猎猎,甲叶相击声如雨。吕布设下“金吾三试”:试步、试弓、试戟。并非演武,而是择人——五更更头,三处巡长,今日定。
第一试“步”。校场周边布下竹筒、沙袋、泥坑与低绊,四十人分四队,持长枪、短刀、木盾与空手,依令突穿。吕布立在北角廊下,袖手观之,偶尔低声问陈宫:“谁?”
“左二那人,脚跟沉,眼不花,胆稳——可做更头。”陈宫答,目光不落在花哨的身影上,而是找那些稳如老牛的人。“再看右一,空手走得不快,却不失步,遇绊必跨,遇坑必绕,不贪快。”
“记下。”吕布轻言。
第二试“弓”。立的不是百步靶,而是六十步的铜铃、八十步的油灯、百二十步的细绳。铃不可碎,灯不可灭,绳不可断。
张辽提箭示范一回,众人心里有了尺,接着轮番上手。有人一箭穿铃,叮当作响;有人射灯,火苗颤了一颤,忽又旺了些;有人射绳,绳微微一摆,落回原位。
有几个射得好,吕布不过点了点头;有人射得糟,刘某某的箭直接把灯打翻,火苗差点引燃草垫,立时被高顺一脚踩灭,高顺面无表情道:“回营练三日,不许入城。”
第三试“戟”。这一试只试三人——三名旧更头,原来在相国府麾下,惯以刀背敲人、借令使威。吕布点了他们的名,三人互相看一眼,心里明白:这是“打一个”的那一个,三人成一个“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