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雨水顺着德阳殿高耸的鸱吻流淌而下,在殿前丹墀汇成浑浊的小溪,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土腥气和一丝若有若无、被雨水反复冲刷却依旧顽固残留的血锈味——那是昨夜信使身上带来的北疆气息,如同鬼魅般缠绕着这座帝国的心脏。
殿内,巨大的蟠龙金柱撑起幽深的穹顶,往日里庄严肃穆的朝堂,此刻却像一口煮沸的巨鼎。争论、驳斥、带着惊惶的谏言,在空旷的殿宇内激烈碰撞,又被殿外滂沱的雨声不断吞没。
“陛下!鲜卑豺狼之性,贪得无厌!此番悍然入寇,必是看准我朝新遭地动大灾,元气未复!此时劳师远征,师老兵疲,一旦有失,动摇国本啊!” 大司农曹嵩(曹操之父)声音带着哭腔,肥胖的身躯在御阶下激动地颤抖,宽大的袍袖随着他的动作不住晃动,仿佛一只受惊的鹌鹑。他主管国库钱粮,最清楚那空空如也的仓廪。“府库空虚,仓廪见底!仅存之粮,维系京师赈济已是捉襟见肘,如何支撑数万大军远征塞外苦寒之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请陛下三思!”
“曹大司农此言,是欲坐视北疆百万黎庶沦为胡虏刀下之鬼吗?” 一个清朗却带着金石之音的声音陡然响起,压过了殿内的嘈杂。尚书卢植一步跨出班列,他身形挺拔如松,虽身着文官袍服,此刻却有一股渊渟岳峙的凛然之气。他目光如电,直刺曹嵩,“渔阳乃幽州锁钥,一旦彻底陷落,贼骑便可沿燕山走廊席卷而下,旬日之间,兵锋可抵冀州!届时,河北膏腴之地尽成焦土,京师震动,天下板荡!岂是些许钱粮可比?钱粮没了,尚可生聚!疆土沦丧,百姓涂炭,我煌煌大汉的脊梁若折,再多的粟米堆在太仓里,也只是一捧引狼入室的尘土!”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敲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几个原本附议曹嵩的官员,眼神闪烁,下意识地避开了卢植那灼灼的目光。
“卢尚书忧国忧民,老臣感佩!” 太尉刘矩拄着鸠杖,苍老的声音带着深深的忧虑,试图调和这剑拔弩张的气氛,“然皇甫将军忠勇,人所共知。只是……兵法有云,未虑胜,先虑败。北军乃京师屏障,羽林新军更是陛下心血所寄,初具雏形。若此役精锐尽出,万一……万一战事不利,折戟北疆,则京师空虚,何以震慑四方不轨之徒?届时内忧外患齐至,社稷危如累卵啊!不若……暂取守势,令各郡国深沟高垒,坚壁清野,待贼虏粮尽自退,再徐图恢复……” 他说的“不轨之徒”,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扫过侍立在御座旁阴影里的几个中常侍身影。
“坚壁清野?” 一直沉默如山岳的虎贲中郎将皇甫嵩猛地抬起头,盔缨下的双目精光爆射,如同被激怒的猛虎,直逼刘矩。他甲胄上昨夜沾染的泥点尚未干透,更添几分沙场归来的肃杀。“太尉老大人!您可知‘坚壁清野’四字,落在北疆百姓身上是何等光景?!那是要他们亲手烧掉自己辛苦耕种的青苗!拆掉祖辈传下的屋舍!赶走赖以为生的牛羊!然后像牲畜一样被驱赶进冰冷的土城,眼睁睁看着胡骑的铁蹄踏碎他们仅剩的家园,听着亲人在城外被屠戮的惨叫!我大汉立国四百年,何曾有过让子民蜷缩在城墙后,任由胡虏在自家土地上烧杀抢掠的奇耻大辱?!”
他声音洪钟般炸响,带着金戈铁马的铮鸣,震得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一股悲愤苍凉的气息随着他的话语弥漫开来,让那些高居庙堂、惯于在奏章上谈论“大局”的文官们,仿佛瞬间看到了北地那血与火的炼狱景象,不少人面色发白,嘴唇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皇甫嵩不再看刘矩,猛地转身,面向御座,单膝轰然跪地!沉重的甲叶撞击在金砖上,发出令人心悸的闷响。他昂起头颅,虬髯戟张,眼中燃烧着近乎狂热的战意和不容置疑的决绝:
“陛下!末将不要两万!只要北军五校精骑八千!羽林新军敢战之士两千!足矣!” 他声音斩钉截铁,如同重锤砸在殿内每一个人的耳膜上,“鲜卑贼寇,看似汹汹,实则乌合!彼辈恃马力之疾,利在掳掠,攻坚则拙!渔阳城高池深,张太守忠勇,必能固守待援!末将率轻骑倍道兼行,直插贼寇侧后!彼时我守城之军坚壁挫其锋,末将率铁骑袭扰断其粮!内外夹击,必令檀石槐首尾难顾,溃败而逃!”
他猛地以拳捶胸,甲胄发出铿锵之声,如同战鼓擂响:“末将愿立军令状!一月之内,若不能解渔阳之围,驱逐胡虏于长城之外,甘受军法,万死不辞!”
“陛下!” 几乎是皇甫嵩话音落下的瞬间,卢植也撩袍跪倒,与皇甫嵩并排而列。他清瘦的身躯挺得笔直,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磐石:“臣卢植,不谙兵事,然深知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皇甫将军在前方浴血搏杀,后方粮秣转运,万不可有丝毫差池!臣请旨,亲赴冀州,督办粮草!开常平仓,征发民夫,疏通漕运!臣在此立誓:皇甫将军之兵锋所指,臣之粮秣必达!纵是千难万险,人扛马拉,爬也要把军粮送到前线将士手中!粮在人在,粮失人亡!” 最后八个字,他咬得极重,如同金石掷地,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惨烈之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