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五年的初夏,洛阳城的风里都裹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血腥气,混杂着新翻泥土的土腥和尚未散尽的焦糊味。前夜的暴雨洗刷了街巷,却冲不净南宫残垣断壁上那些深褐色的印记。断折的巨木、碎裂的琉璃瓦、还有被踩踏得不成样子的金砖,在惨白的日头下无言地诉说着不久前的惊心动魄。工匠和役夫们沉默地在废墟上忙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在空旷的宫苑里显得格外刺耳,更添几分萧索。
宣室殿内,空气却凝滞得如同铅块。巨大的殿宇空旷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回声。彻夜燃烧的烛火早已熄灭,只留下堆积如山的烛泪,像凝固的琥珀泪珠。几缕天光从高高的窗棂斜射进来,在冰冷光滑的金砖地上投下几道惨白的光柱,光柱里,细小的尘埃无声地翻腾。
刘宏坐在那张宽大得有些空荡的御案之后,身上还是那件玄色深衣,一夜未眠的痕迹刻在他年轻的眉宇间,却压不住那双眼睛里的锐利与沉冷。案头,堆积如山的简牍几乎要将他淹没。那是三公(太尉刘矩、司徒桥玄、司空许训)、廷尉、司隶校尉会同案验曹节一案的最终奏报。每一卷简牍,都浸透了森冷的杀气和盘根错节的牵连。
“曹节,通敌鲜卑,私藏龙袍,图谋弑君,十恶不赦!依律,当夷三族!” 刘宏的声音不高,在空旷的大殿里却字字清晰,带着金石的冷硬。他拿起最上面那卷由廷尉府主笔、三公附署的最终判词,指尖划过上面冰冷决绝的朱砂批字。“其党羽侯览、段珪、高望等十一人(史实十常侍名单),附逆为恶,罪证确凿,皆斩立决,家产抄没,亲族流徙交州!”
他每念出一个名字,殿内侍立的小黄门们便不由自主地缩一下脖子,仿佛那名字带着无形的寒气。空气仿佛又冷了几分。
“其余涉案内侍、宫人、北军将佐、曹府门客……”刘宏的目光扫过案头堆积如山的另一叠名册,那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代表着数千条被卷入这场风暴的生命,“按律,主犯者斩,从犯者流徙边塞充军,胁从者贬为官奴!”
他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如同在宣读一份与己无关的公文。殿内死寂一片,只有那冰冷的话语在回荡,敲打着每个人的神经。一场席卷整个宫廷乃至洛阳上层的血腥清洗,就在这平淡的语调中被最终敲定。无数显赫一时的身影,将在这道诏令下彻底消失,化作史书上一行冰冷的墨迹,或边塞苦寒之地的一抔黄土。
“陛下……”一个苍老而略带犹豫的声音响起。侍立在御阶下的司徒桥玄,这位以刚直着称的老臣,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终于还是忍不住微微躬身,斟酌着词句开口,“此案牵连……是否过广?数千之众,恐伤朝廷元气,亦有损陛下仁德之名……” 他身后的太尉刘矩、司空许训,虽未出声,但低垂的眼睑下,也流露出相似的忧虑。大清洗固然痛快,但根基动摇的恐慌,同样萦绕在这些老臣心头。
刘宏抬起头,目光如电,直刺桥玄。那眼神里没有丝毫少年人的稚嫩,只有洞察世事的冰冷和不容置疑的决断。
“元气?”刘宏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带着浓重的嘲讽,“司徒以为,让这些蛀虫继续啃噬我大汉根基,才叫保存元气?让他们继续里通外国、卖主求荣,才叫维护仁德之名?” 他猛地将手中那卷判词重重拍在案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震得案头堆积的简牍都跳了一下。
“曹节之祸,根源何在?”刘宏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在寂静的大殿,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震得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不在其一人之奸恶,而在于这权出于阉竖、内侍干政的毒瘤制度!中常侍,位卑而权重,身近天子,口衔天宪!此制一日不除,今日死一个曹节,明日便能再生出十个、百个曹节!祸乱宫闱,动摇国本,永无宁日!”
他霍然起身,玄色的衣袂带起一阵风。小小的身躯站在巨大的御案之后,却仿佛一柄骤然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直指这延续百年的积弊!
“自今日始!”刘宏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仪,如同金戈交鸣,在宣室殿的每一个角落轰然回荡,“废中常侍!罢黄门诸署!内廷宦者,只司洒扫供奉、传递旨意,不得预闻政事,不得结交外臣,违令者——斩!”
“斩”字出口,带着森然的杀气,如同实质的寒流扫过整个大殿。侍立的小黄门们脸色煞白,双腿发软,几乎要瘫倒在地。桥玄、刘矩、许训三位老臣更是浑身剧震,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
废除中常侍!这简直是翻天覆地!自光武中兴以来,内侍权重已成定例,盘根错节百余年,早已成为帝国权力结构中最顽固、也最危险的一部分。多少代皇帝,多少位名臣,或想动而不敢动,或动了却反遭其噬!这少年天子,竟在刚刚经历一场血雨腥风、根基未稳之时,就敢挥出如此石破天惊的一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