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库蛀空的阴影尚未散去,那触目惊心的数字和卢植沉重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铁锈味,依然萦绕在刘宏的鼻尖。然而,时间不等人,北疆的烽火不会因为帝都的腐败而稍有停歇。在强压下怒火,做出暂不深究、优先保障军需的决策后,刘宏知道,他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将纸面上的北伐决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军事力量。
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一个人——皇甫嵩。
温室殿内的空气仿佛还残留着昨夜急召和今日朝争的紧张气息。刘宏负手立于那幅巨大的疆域图前,目光死死钉在北疆那片广袤而此刻正饱受蹂躏的土地上。雁门失守的标记,像一道流血的伤疤,刺痛着他的眼睛。他知道,他需要一个绝对忠诚、能力卓着,并且能理解他改革意图的将领,来执行这场刮骨疗毒般的军队整顿,并将这支焕然一新的力量,带向遥远的北方战场。
皇甫嵩,无疑是最佳人选。他出身将门,根基相对干净,与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牵扯不深;他性格刚毅,治军严谨,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便是东汉末年少有的名将;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这个“与众不同”的皇帝,表现出了难得的理解与支持,是羽林新军改革的核心推动者之一。
“是时候,给予他名分和权柄了。”刘宏心中暗道。节钺,代表着天子亲临,赋予将领在外专杀之权,总揽一方军政。授予皇甫嵩节钺,不仅仅是委以重任,更是向整个朝堂、向天下人宣告他北伐的坚定决心,以及对皇甫嵩的无条件信任!
“传朕旨意,于南宫广场,设坛授钺!召皇甫嵩,及北军五校尉、羽林郎将以上军官,即刻前往!”刘宏转身,对侍立的宦官下达了命令,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南宫广场,历来是举行重大典礼和出征仪式之地。此时,一座临时搭建的土坛矗立在广场中央,虽不奢华,却自有一股肃杀威严之气。坛上旌旗招展,其中最为醒目的,便是那代表皇权的九旒龙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
坛下,北军五校(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的校尉、司马,以及羽林卫的各级郎将、都尉,共计百余名中级以上军官,已然按序列肃立。他们大多身着戎装,甲胄鲜明,但仔细看去,便能发现其中区别。羽林军的军官普遍更加年轻,站姿挺拔,眼神中带着一股锐气和新军特有的纪律性;而北军五校的军官则显得成分复杂,有的同样精悍,有的却面带油滑,甚至有人眼神闪烁,带着几分不安和审视。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紧张、好奇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抵触情绪。所有人都知道,昨日朝堂定下了北伐大计,今日皇帝便在此设坛,必然与北征主帅的人选和整军事宜相关。谁能执掌节钺?皇帝又会如何整顿他们这支号称精锐,实则内部问题丛生的京畿部队?
脚步声响起,打破了现场的沉寂。
在宦官和侍卫的簇拥下,皇帝刘宏身着戎装——并非沉重的礼甲,而是一套便于行动的轻便皮甲,外罩玄色龙纹战袍,头戴武弁,腰佩长剑,大步走向土坛。他的身影不算特别高大,但在这一刻,那沉稳的步伐和锐利的目光,却散发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和决绝气势。
他没有立刻登坛,而是目光如电,缓缓扫过坛下每一位军官的脸。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甲胄,直视人心。许多在北军中混迹日久、心思活络的军官,在这目光的逼视下,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众将听令!”刘宏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金属般的穿透力。
“末将在!”百余名军官齐声应诺,声震广场。
刘宏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一步步登上土坛。他的脚步沉稳有力,踏在木质台阶上,发出“咚、咚”的声响,如同战鼓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登上坛顶,他面向众将,朗声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
“鲜卑跋扈,寇我疆土!雁门失守,北疆震动!此乃国耻,亦是我等军人之耻!”
开门见山,没有任何虚言,直接点燃了在场所有军人心中那份或许已被埋没的荣誉感。不少将领,尤其是那些尚有血性的,脸上露出了激愤之色。
“朕,受命于天,牧守四方,守土有责,护民有责!岂容胡虏猖獗,践踏我山河,屠戮我子民?!”
“故,朕意已决!北伐鲜卑,以战止战,扬我国威,雪我国耻!”
他的话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将北伐的意志再次强有力地灌输给每一位将领。
“然,”刘宏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严厉,“兵者,国之凶器!欲要克敌制胜,必先自身硬朗!朕闻,北军之中,军纪涣散,武备不修,甚至有吃空饷、懈于操练者!如此军队,如何能担当北伐重任?如何能保家卫国?!”
这番话,如同鞭子,抽打在一些心中有鬼的军官身上,让他们脸色发白,冷汗直流。皇帝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