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在祁县白狼垒的捷报,如同阴霾北疆的一缕微光,证明了汉军基层并非没有敢战之士,也证明了严苛训练与新式阵法的价值。然而,这点星火,尚不足以照亮整个并州上空的战争阴云。就在高顺之名开始在军中小范围流传之时,一场更大、更急的危机,如同酝酿已久的风暴,骤然降临。
马邑!
此地虽非郡治,但地位极其特殊。它位于雁门郡南部,是连接雁门关与并州腹地的重要节点,更是通往幽州方向的关键隘口之一。雁门失守后,大量溃兵、流民南逃,部分军资粮草也转移至此,使得马邑成为了一个临时的军事支撑点和物资中转站。若马邑再失,鲜卑兵锋便可直指太原郡腹地,并州防线将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东西联系亦有被切断之虞。
这一次,鲜卑显然不再是游骑骚扰。一支人数约在五千左右,装备相对精良,配有攻城器械的鲜卑偏师,在其一名以勇猛和残忍着称的部落大人“秃发乌狐”率领下,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狼群,突然出现在马邑城下,迅速完成了合围!
马邑守将,乃是原雁门郡的一名都尉,雁门失守时侥幸率部分残兵退守至此,本就惊魂未定。面对城下密密麻麻的鲜卑骑兵,以及那几架简陋但足以对并不高大的马邑城墙构成威胁的攻城槌和云梯,他几乎魂飞魄散。
围城当日,求援的烽火便冲天而起!紧接着,信使如同走马灯般,冒着被城外游骑射杀的风险,拼死冲出重围,将一封封语气愈发绝望的求援信,送往最近的郡县,以及并州刺史府和晋阳的北军大营。
“马邑被围!敌军五千!秃发乌狐主攻!城矮兵寡,危在旦夕!恳请速发援兵!”
“第二报!敌军开始打造攻城器械!攻势甚急!若援军不至,城破只在旦夕之间!”
“第三报!!!西城墙受损,伤亡惨重!箭矢将尽!末将誓与马邑共存亡,然城中尚有数千军民……泣血再拜,乞援!乞援!!”
一日三报!一封比一封急促,一封比一封绝望!马邑告急的文书,如同带着血腥气的雪花,飞向四面八方,也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被层层传递,最终重重地砸在了洛阳温室殿刘宏的御案之上!
“砰!”
刘宏一拳砸在案上,震得简牍乱跳。他脸色铁青,眼中怒火与冰寒交织。马邑的重要性,他心知肚明。这不仅仅是丢一座城的问题,而是关乎整个并州防线稳定,关乎朝廷威信,更关乎他之前所有战略布局的起点!
“秃发乌狐……五千偏师……”刘宏盯着地图上马邑的位置,大脑飞速运转,“檀石槐的主力动向呢?皇甫嵩那边有无最新军报?”
侍立的宦官连忙回禀:“陛下,皇甫将军军报刚到,言北军整编已初见成效,‘教导旅’已初步掌控各营,然汰弱留强、装备更新尚未完成,主力尚需时日方可形成战力。关于檀石槐主力,探马回报,其依旧在阴山以北活动,动向不明,似在积聚力量,或等待时机。”
“等待时机?”刘宏冷笑一声,“他这是在用马邑试探!试探我军的反应速度,试探我边军的战力,更是在试探朕的决心!”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无用,必须立刻决策。
“传朕旨意!”刘宏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第一,诏令太原郡、雁门郡(残余兵力)、代郡,即刻抽调可用之兵,驰援马邑!以太原郡都尉为主将,统一协调三郡援军!告诉他们,马邑若有失,三郡太守、都尉,皆以失土罪论处!”
这是最直接的反应,调动周边力量解围。
“第二,”刘宏目光投向晋阳方向,“以六百里加急,传旨皇甫嵩!命其密切关注马邑战局,若三郡援军不力,或檀石槐主力有异动,他可临机决断,派遣一部精锐,前出接应,或伺机打击鲜卑偏师!但切记,北军整编乃根本,未得朕令,主力不可轻动!”
这是给皇甫嵩一定的自主权,让这支正在蜕变的新军,有机会在实战中检验成果,但又不能冒然投入全部家当。
“第三,”刘宏沉吟片刻,对卢植道,“卢爱卿,以尚书台名义,严令并州刺史,全力保障援军粮草辎重,若有延误,严惩不贷!同时,通告并州各郡县,严守城池,警惕鲜卑声东击西!”
一道道指令发出,整个帝国的战争机器,因为马邑的求援,再次加速运转起来。然而,刘宏心中并无多少轻松。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解围战,更是对他登基以来,试图重建的军事指挥体系、边军动员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中央的决策能否迅速转化为地方的行动?那些平日里或许还能应付差事的地方郡兵,在真正的战争压力下,能否有效协同,及时赴援?
皇帝的诏令如同星火,传向各方。然而,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刘宏的期望之上。
最先接到诏令的是距离马邑最近的雁门郡残余势力。他们本就新败,惊魂未定,部队散落在各处收拢,主官更是心存畏惧。接到诏令后,内部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应当遵旨救援,有人则认为自身难保,出兵无异于送死。最终,只勉强凑出了七八百残兵,由一名胆气稍壮的军侯率领,磨磨蹭蹭地向马邑方向移动,速度缓慢,且一遇到小股鲜卑游骑便逡巡不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