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老豆很干脆的同意了。
船队在1801年10月10日,踏上前去马来西亚西北角的槟城的航路。
此时,所有的枪支弹线全部改造完成,唯一的麻烦是子弹,荷兰和西班牙人的枪口各种口径,要生产两种口径的子弹,分别是荷兰和法国的17.5毫米和西班牙的18.29毫米,这让牛野头疼。
他只能在船只上,为这200把步枪都配套生产一千发子弹,以保证每把步枪都有足够的弹药量。这是第一次,他发现军械标准化的重要性。
所以,这一次回去要全部替换成东澳岛出产的步枪,那种步枪统一采用的荷兰和法国的口径,他们都是17.5毫米。最终这批西班牙步枪的命运已经注定,它们会被卖给红旗帮。
出发去槟城时,胜利号共82人,广福源号107人,共181人。
其中每条船上配枪的武装人员都是50人,共一百人。平时他们还有其他工作,一旦碰到接船战,他们要负责近距离射击。一百人,两百把步枪,战时其他船员在后面帮助装填,妈祖军的火力密度能提高一倍。老射手能从每分钟三发,到一分钟六发,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现在,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全体武装训练,所有人都装弹五发,射手射击十发,一天会打掉五百发弹药。然后,杂役人员每天会制作五百发子弹补充损耗。
同样,炮手要模拟装弹十次,齐射炮击一次。
李海的话挺有道理,“这些虽然有成本,但是这是海佬们活下去的本钱,这钱不能省!“
从巴达维亚到槟城,天气不好,他们一共航行了九天,在10月19日傍晚抵达了槟城码头。
这一路,所有人已经开始学习汉字和荷兰语,这群海佬无论老少,只用了九天,居然已经可以用荷兰语打招呼和喊荷兰人吃饭了。当他们,歪歪扭扭写出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很多老水手都哭了。一个四十岁的老水手说,“这是梦吗?”。中华人,真的很聪明,天生在学习上有着优势。
在这里他们卖掉了之前准备去果阿销售的小龙门吊六十台,并同时和英国贸易公司也签署了长期供应合同,每个月向他们销售30套小龙门吊车。
依然是同样的配方,王铁匠留下了一个学习了一年的铁匠,带着四个刚刚毕业的木匠和一个华人翻译,在这里买下一个铺子。他们一边开始制造龙门吊,一边继续跟着翻译学习,同时收集港口的各种情报。
喜欢1800年之龙腾四海请大家收藏:(m.zjsw.org)1800年之龙腾四海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